卍新续藏第 39 册 No. 0704 地持论义记   地持论义记目次卷第一上下卷第二上下卷第三上逸失卷第三下释方便处戒品之余释方便处忍品第十一释方便处精进品第十二释方便处禅品第十三卷第四上释方便处慧品第十四释方便处四摄品第十五释方便处供养习近无量品第十六释方便处菩提分品第十七(止如说行十一门中第三菩提具)卷等四下卷第五上逸失卷第五下释次方便处住品第四之余释持毕竟方便处生品第一释毕竟方便处摄品第二释毕竟方便处地品第三释毕竟方便处行品第四释毕竟方便处建立品第五   地持论义记目次(终)   No. 704   地持论义记第三(之下)   隋净影寺沙门释 慧远 述   自下次明修学之仪。于中初明受持之相。菩萨所犯无无余下重复分别持犯之义。前中有四。一从正受。二作是思下明专护持。三若有所犯如法悔中犯已能悔。第四若无如法人下善净心受。此犹是前自性戒中四德成也。但彼第二善净心受。今为第四。前中复四。一受前方便。二欲于我下正明受戒。三智者三说授彼戒下明后方便。四于余律仪最胜已下校量显胜。前方便中有远有近。初至听许是远方便。作是请下是近方便。远方便中具应有二。一受者方便。从师乞戒。二授者方便。观察其人堪与不堪。为说持犯。今但明受者方便。授者方便略不具论。就此受者方便之中。欲学律仪摄善摄生标别所学。在家出家定其受人。发菩提愿是得戒因。要先发愿方便受戒。故说愿心以为戒因。同法已下是得戒缘。同法菩萨标其戒师。同习大乘故名同法。下显师德。已发愿者师心立也。彼愿先起名为起发。有智已下师德具也。言有智者能知戒法。言有力者能说戒法。善语善义显前有智。能通圣教名为善语。明开戒法名为善义。能诵能持显前有力。身心有力故能诵持。以诵持故堪能说也。是菩萨所先礼足下乞戒方便。先礼身乞。作言口乞。戒师是中有二方便。一心方便。观察其人堪与不堪。二口方便。具为宣说持犯之相。令彼受者自量己心堪以不堪。此师方便。如后持戒方便中说。故此不论。作是请下是近方便。初明受者受戒方便。尔时智下明其戒师授戒方便。前言请已牒前起后。   下正求戒。于中有三。初佛菩萨前恭敬作礼敬其所学。二念其功德起软中上清净心者念其所求。念彼功德。起愿求心。求心转增名软中上。不杂余想名淳净心。此心即是得戒之因。三于智者下正明受仪。于智者前谦敬长跪。在佛像前身业方便。智者是师。事合归礼。佛像表证。理必须对。作是言下口业方便。语已念下意业方便。于中有三。语已念住长养心者起要期心。要期断恶摄善摄生。名养净心。我今已下起得戒想。戒师授我。即便得之。去得不遥。故云不久当得无尽律仪戒也。当得无量摄善戒也。当得无上摄生戒也。此三通名大功德聚。念已嘿住起受说心。上来第一受者方便。下明戒师戒师授者方便。不起乱心意方便也。专心授法情无异缘。名不乱心。若坐若立身方便也。作是言下口方便也。初言法弟汝是菩萨不。问其人也。对佛为师。一切菩萨同学佛法通名兄弟。智者前学。义说为兄。受者后习。义称为弟。受法之弟故云法弟。若不对佛。别自相望。授者是师。受者弟子。为接其人使令心喜。故唤为弟。是菩萨不叩问其人。以此戒法唯被菩萨。故今问言是菩萨不。受者是中应答言是。发愿未者问其心也。要发心者方名菩萨。前言菩萨已知有愿。何劳重问发愿已未。释言菩萨行德非一。直有悲心亦名菩萨。未必有愿。故须问之。下答言有。从上至此受前方便。下正授戒。于中初先牒其所求三聚戒法。此诸戒下叹胜令受。三世同作住受戒也。三世同学学持戒也。汝能受下正明受戒。汝能受也答能受也。第二第三彰其授仪。何故三说少不殷至。多则烦广。故遗广略一仪三耳。   自下第三明后方便。于中有六。第一戒师为之启白。二由白故佛菩萨前咸有相现。三由相现同皆觉知。四由觉知起爱念心。五由爱念增其功德。六所为既竟同礼而去。初启白者。为使受者知佛菩萨一切咸知。愧而坚持。三说授已牒前起后。受者不起受者仪也。尔时智下授者仪也。尔时智者。举启白人正启白。先白菩萨。以同学故。后白诸佛。以本师故。白菩萨中。初先身礼。然后口白。就白佛中。十方诸佛第一大师知见学者。标所白人。于一切下须白所由。由能知见故须启白。于一切生现知见觉知此受者。于一切法现知见觉知所受法。如是白下正是白辞。为增其心故为三白。第二段中。如是受竟结前起后。次第已下正明相现。法有相者。戒法力故。佛菩萨前或有香台。或有妙华。或复出声种种相现。尔时十方乃至从某受菩萨戒。是第三段由相觉知。起子想下是第四段由知爱念。令善增下是第五段由爱善增。如是白下是第六段竟已礼去。此六合为后方便也。   自下第四校量显胜。于中于明上能过下。木叉已下明下劣上。前言菩萨所受律仪于余最上。总对显胜。此乃菩萨所受三聚通名律仪。同离恶故。望余凡夫二乘律仪。此最上也。下别显之。摄无量德行广故胜。三聚圆备。名摄无量无边德也。从真心起。依真故胜。菩提之心能破情相。归穷自实。名真实心。戒依是生。所以最胜。一切恶治治广故胜。律仪戒者能治一切杀生等过。摄善戒者能治一切不摄善过。摄生戒者能治一切不摄生过。一切众生。一切恶行。无出此三。皆能对治。是故最胜。下劣上中木叉不及。明小劣大。摄一切德释不及也。   上来第一从他正受。自下第二专精护持。于中初明持戒方便。从他受已极净心下正明持戒前方便中有近有远。受戒已后起心护持。名之为近。未受戒前须作方便。起后持戒。名之为远。今先明近。有智不从一切受下明远方便。近中思惟如法者行非不行者。持戒心也。功德增者。叹益劝持。持戒功德逾过前受。故曰转增。间修多罗摩得勒伽应当持者。正劝护持。   自下第二远方便中。文别有二。一明戒师内心方便。观察受者堪以不堪。二明戒师口业方便。为说持犯。令彼受者自量其心堪以不堪。就初段中智者不从一切受戒。总以标举。此名戒师以为智者。不得辄从一切求者与受戒也。下别显之。于中初就功德之行。明应不应。不饮酒下就智慧行明应不应。前功德中初明不应。后明应从。前不应中句别有八。初有三句无行方便。后五无行。无方便中。言不信者是第一句。不信何等。谓闻戒法不能信也。不须第二。须犹欲也。不思第三。无思量也。无正行中。约对五度以分别障。初明檀障。所言悭者吝惜己物。贪者已下求欲他财。对财初着以为贪。求财无厌名为多欲。取无齐限名不知足。次明戒障。言破戒者是其业非。今未受。云何已得有戒可破。释言虽未受菩萨戒。或时先受七众戒法。于中毁犯名为破戒。若破彼戒。明亦不能护菩萨戒。故今简之。慢缓不护当作罪过。情无恶惮名为慢缓。不避犯缘称曰不护。次明忍障。内心不忍名为瞋恨。瞋据当时。恨据后也。身口暴卒名不堪忍。次精进障。一向不修名为懒惰。此精进障。行而中废说为懈怠。此精进垢。次明禅障。睡眠沉也。乐说掉也。如是等人悉不从受。总结不应。下明应从。修善乃至𤚼乳顷者。据近言耳。多则弥善。少极至此。得从受。几时名为𤚼牛乳顷。以手一捋名𤚼乳顷。非谓𤚼于一牛乳竟方名𤚼顷。此极少善云何从受。然彼未受已能自起如是善心。明知受竟亦堪护持。故得从受。上就功德。下就智慧明应不应。先明应从。乘前便故。后明不应。就明应中不饮酒者明离痴缘。不愚痴者明无痴体。此简凡夫。下简小乘。深义能入称不怯弱。广教能受名不少闻。此明有解。不谤菩萨修多罗者明其有信。然亦不谤菩萨毗尼摩德勒伽。但修多罗三藏之首。就初言耳。如是等下总结应也。下明不应。于中初言诽谤违逆。不说不教正明不应。诽谤无信违逆不欲。不向说者不说教法。不教义者不教行法。何以故下问答显之。何故问也。菩萨正应化摄众生。何故不说复不教义。下显其意。于中三句。一明彼人无信无智二种覆故。闻而诽谤。故不得说。二如是下明谤有损。得罪无量。故不得说。谤罪广多。不可直陈。故举受福以反显之。然菩萨戒。无恶不离。无善不修。无生不度。是故受者功德无量。谤者翻此罪宁不多。三乃至下彰谤者得罪分齐。一谤已后。乃至未舍恶言恶见恶觉已来。常得是罪。恶言口语。恶见恶觉是心谤也。谤心穴彻名为恶见。始心思量名为恶觉。要作要期断此诸恶。方得远离如是大罪。无心断来运运常生。   上来戒师内心方便。自下戒师口业方便。于中有三。一教戒师为受戒者说持犯相。二菩萨有四波罗夷下广明持犯。三此事起菩萨戒下结叹引证劝物修学。就初段中先教为说摩德勒伽持犯之相。以此论中持犯相具。故偏教说摩德勒伽。次明说意。为令受者进否己心。如是人下总结应受。   第二段中初为说重。后为说轻。就前重中初总。次别后重分别。住律仪戒有四波罗夷。是初总也。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约三聚定其所在。今此四重何聚所摄。当知此四摄善戒收。云何知此非是律仪。前文释言律仪戒者如七众戒。七众法中。未曾说此为波罗夷。明知非是律仪戒摄。云何知此非摄生戒。准胜鬘经。明知非是彼经初明。于所受戒不起犯心。是律仪戒。次四摄善。后四摄生。摄善戒中所防四过犹此四重。故知此四是摄善戒。非摄生戒。相状如何。彼中第一于尊不慢。彼所除慢。犹此第四痴慢心犯。但彼对人。此中对法。有斯异耳。彼中第二于生不瞋。彼所除恚犹此第三瞋恚心犯。彼中第三于他不痴。彼所除痴犹此第一贪痴心犯。彼中第四内外不悭。彼所除悭犹此第二悭惜心犯。准彼验此。定知此四是摄善戒。二就三聚料简有无。问曰何故律仪摄善所防之恶皆有重法。摄生中无。释言行修有兼有正。就心以论摄生为正。余二为兼。菩萨之意正为生故。就行论之。律仪摄善是以正行。摄生为兼。今就行论。律仪摄善是正行故。违之过深。故说为重。摄生兼行。违之过轻。故不名重。有无如是。三释其文。今言菩萨住律仪者。名摄善戒为律仪也。然下文中三聚戒法通名律仪。非独名彼律仪戒法以为律仪。何故如是。律仪正以防过为义。三俱防过。是故三聚俱名律仪。律仪通故。今名摄善以为律仪。波罗夷者此名无余。犯此法者。于佛法中事同死人。更无余善。故曰无余。   何等四下第二别也。初问。次辩。后总结之。四中初一贪痴心犯。第二悭犯。于中有二。一者财悭。二欲闻下是其法悭。第三瞋犯。恶言口也。手打身也。瞋恨意也。第四是其痴慢心犯。谤菩萨藏是谤正法。说相似下是立邪也。   于四已下重复分别。于中有五。一彰犯分齐。二不能增下释波罗夷无余之义。三以软中下明犯轻重有失不失。四无有顿下明失分齐。五菩萨失已堪更受下寄对显异。就初段中。言一一犯名波罗夷何况四者。彰犯分齐。四中犯一。已名无余。何况具犯。此与律中犯一一法名波罗夷。其言相似。自下第二释波罗夷无余之义。不能增广现法庄严。现无行也。亦不能长现在净心。明无愿也。由犯此四。现在不能增广福慧严菩提行。复无净心。心行俱无故曰无余。自下第三明犯轻重有失不失。初明轻中犯而不舍。后明上犯。犯而失戒。就中先明上犯失戒。后辩上相。谓数毁犯。言是功德是上犯也。然犯有四。一轻微心犯。二中容心犯。三重心犯。四异见心犯。依前三心数数毁犯而无惭愧。欢喜爱乐言是功德。此四犯中。第一犯者非波罗夷。是后四十二戒所摄。第二为下。第三为中。第四为上。自下第四明失分齐。无有顿犯舍菩萨戒。如比丘比者。此明菩萨于四重法。增上烦恼。单犯一法即便失戒。与彼比丘舍道之时舍戒相似。无有顿犯四重法竟方始失戒。如彼比丘舍道舍戒。自下第五寄对显异。初明受异。后明舍异。菩萨失戒堪任更受。非如比丘。是受异也。比丘犯重不失禁戒。何须更受而言不得。然比丘戒犯虽不失。后遇余缘舍此律仪。若欲更受。先犯成难。是故不得。菩萨犯时虽复失戒。后受还得。何故如是。声闻之人一形期果。要须身器极净方得。若曾犯重。后虽欲受。业障深重。是故不得。菩萨为欲多身求果。微善亦去。是故得之。又菩提心灭罪胜治。此心生时重罪消灭。故得发戒。二乘心劣。不能灭罪。故不发戒。有二缘下明舍异也。于中先明大小差别。后释其文。大小别者。大乘有二。小乘有四。大乘二者。一舍菩提愿。二上烦恼犯。小乘四者。一舍道舍。三命终舍。三断善舍。四二形生舍。菩萨何故无舍道舍。以其通受七众法故。菩萨何故无命终舍。本受戒时。要期乃至成菩提故。断善根舍菩萨同之。犹是增上烦恼犯也。菩萨何故无二形舍。所受通防一切形故。声闻何故无退心舍。声闻戒法被于凡下。凡下众生善心未立。进退难依。是故不可随心说舍。何故复无上烦恼舍。声闻戒法约相而制。但犯四重制罪齐等。不可随心。上犯便舍。中下不失。以其所制不随心故。别相如是。次释其文。于中先明菩萨舍相。无舍身下约对辩异。前中初言二缘失戒。总以标举。下别显之。舍菩提愿坏本故舍。戒依愿生。如草依地。今舍本故所以失戒。增上犯者障重故失。约对辩中但明菩萨无命终舍余略不论。无有舍身受身失者。异形不失。乃至十方异处不舍。不舍愿下举非新得明本不失。   上为说重。下次说轻。轻中有二。一总举戒令人识知谓犯不犯染不染等。就下所说四十二中。皆初明犯。后明不犯。复就犯中有染不染。故今总举令人知之。恶心违法名之为犯。善心顺法名为不犯。犯有轻重。重者从于染污心起。名为染污。轻者不从染污心起。名不染污。染有阶降。是故说为软中上也。二广分别。广中具有四十二戒。初三十一是摄善戒。后之十一是摄生戒。前摄善中。初七檀戒。次六是其尸罗之戒。次四忍戒。次三是其精进之戒。次三禅戒。后八慧戒。就檀戒中。初一对上以明敬施。后六对下以明摄施。前中先犯。后明不犯。犯中有二。一明犯相。二若不恭下辩轻异重有染不染。就犯相中。于一日夜明犯时也。长则太奢。短则不及。故以一日一夜为限。若佛已下明犯境界。境谓三宝。若佛在世若佛塔庙是佛宝也。若佛已下是法宝也。法及经卷是其小法。理及行藏名之为法。教名经卷。修多罗德是其大法。若比丘下是僧宝也。比丘声闻大菩萨众是菩萨僧。若不少下明其犯相。若不供养乃至一礼是身犯也。不一偈赞是口犯也。乃至不能一念净心是意犯也。是名为犯众多犯者结其犯相。一罪起时多罪随生名众多犯。此义云何。一罪起时种类相续运运罪生。障此覆藏复有罪生。展转覆藏复有罪生。故名多犯。上明犯相。下明轻重染不染义。不敬懒惰懈怠之心违胜供养名为染污。依此起犯名为染污。忘误心轻名不染污。依此起犯名非染污。上来明犯。下明不犯。入净心者。初地以上永不犯也。如不坏净者。小乘法中见谛已上名不坏净。彼于三宝得不坏信。常能依法供养三宝。将彼类显净心菩萨。故曰如也。净心菩萨乃过于彼。粗况相似。故说为如。   自下六中初一财施。次一法施。次有二戒财施摄取。下有两戒法施摄取。初财施中先明其犯。后明不犯。犯中明染不明不染。第二法中还初明犯。后明不犯。犯中初染后明不染。染中初言上坐有德应敬问法。起犯缘也。年夏高已名为上坐。智德过已名为有德。此二种人同名应敬。言同法者是下人也。同行佛法故名同法。憍慢瞋恨是犯心也。还对前二。于上不恭说为憍慢。于下忿怒名为瞋恨。通则义齐。不起已下明犯相也。不起不让对上明犯。于前上人身不起敬口不让坐。所以成犯。问请不答对下明犯。于前下人问讯不酬。请法不答。所以成犯。是名下结。下明不染。懒怠无记忘误等心。不同瞋慢故非染污。不专用意所以是犯。若诸戒中䇿勤为主。懒惰之犯即名染污。若以将护摄化为主。懒惰之犯便名不染。应当知之。上来明犯。下明不犯。若重病者自身重病。若乱心者余事牵心。不觉前人问讯请法。眠作觉者。菩萨实眠。前人谓觉。此等问请不答不犯。此对犯中问请不答。明不犯也。若上坐下对前犯中不起不让。明不犯也。于中七句。前三为法不礼不犯。后四为人。前三句者。一见上坐说法定论不礼不犯。二自说法听法定论。虽见上坐不礼不犯。三于他人说法众中定论众中不礼不犯。后四句者。一护说者心。二令彼调伏。三护多人意。四护僧制。相显可知。   次下两戒财施摄中。初明檀越敬施轻财瞋慢不受败彼施福所以成犯。后明檀越奉献重宝瞋慢不受失彼施善所以成犯。前中初犯。后明不犯。犯中明染。略无不染。檀越来请乃至众具起犯缘也。瞋慢心者起犯心也。不受不住是犯相也。来施不受请去不往所以成犯。是名下结。下不犯中句别十二。第三狂者。谓彼狂施得不受也。余悉可知。第二摄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染中檀越以金银等是犯缘也。瞋慢犯心。不受犯相。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不犯有八。初言狂者。施主狂施不受不犯。第二受已生贪著者。自护烦恼不受不犯。三施主生悔不受不犯。四施主生惑不受不犯。疑无果报故云生惑。余悉可知。   下法摄中。初明善人求法不施所以成犯。后明恶人弃舍不化所以成犯。就初摄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就前染中。众生欲闻是犯缘也。瞋恨无嫉是犯心也。不为说者是犯相也。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下不犯中句别有十。第二病者。自己有病不堪为说。第三狂者。彼人狂乱得不为说。余悉可知。下就恶人明应摄中明犯不犯。就明犯中。先辩后释。辩中先染。后明不染。染中初言凶恶犯戒是犯缘也。一向罪人名为凶恶。杂恶众生名为犯戒。瞋恨犯心自舍遮他是犯相也。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何以故下释以成犯。不犯可解。   次下六门。是尸罗戒。于中前四自修戒行。后二依戒摄取众生。就前四中。初明正戒。第二正命。三正威仪。第四正见。就正戒中单明其犯。略无不犯。文别有三。一对声闻明其应同。二又复遮下明应异者菩萨不同。三若嫌恨下明一向同所以成犯。前应同中先举同法。次结应同。后释同意。从初乃至信者增广举同法也。如来波罗提木叉中明立制处。所谓如来戒经中也。毗尼立遮正举制法。护众生故乃至增广明立制意。佛本为护众生不信。故立制法。令未信者因之生信。已信增广。制意如是。如戒经中为十利故世尊结戒。此犹是彼十中二也。由立制法。比丘依之。物见尊敬。故今世俗未信生信已信增广。此举同法。同声闻学正结应同。下释同意。何故问也。大小应异。何故同学。下释同意。初先举小。后将况大。前举小中。初言声闻乃至自度。越胜举劣。越彼菩萨自度度他。超举声闻自度之德故曰乃至。乃至不离护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越自举他。彼虽自度。而所修行不但自护。乃至不离护于众生。令不信者睹已生信信者增广。此举小也。何况已下将小况大。显必应同。彼但自度。犹尚护他顺行制法。何况菩萨第一义度。宁不护他。同行制法。言意如是。第一义度是胜义也。菩萨兼度度中最胜。是故名为第一义度。   自下第二明其不同。于中有三。一明少利少方便等菩萨不同。不能广受檀越多施令成施福。名为少利。不能为人广有乞求。名为少作。不能积财广摄众生。名少方便。二何以故下问答辩释。何故问也。少欲知足应是道理何故不同。下对释之。声闻自度应住少者。简小异大。非菩萨下简大异小。故不应同。此文犹隐。若具为文。应言菩萨自度度他非应住于少利少作少方便也。既知如此量非在先。远牵成文。言亦可解。三为生故下广显不同。先举其事。后结不同。五篇戒中唯三十事有同不同。余者皆同。就三十中。十一不同。余者同学。何者十一。一从非亲居士乞衣。二非亲居士自恣施衣。三王臣送宝。良以菩萨自得受畜。故无索宝催切之过。四纯黑卧具。五纯白卧具。六者不满六年卧具。七不帖坐具。八自受宝物。九乞钵。十自乞缕使非亲里织师织。十一过前求雨浴衣。此皆不同。余者皆同。初离衣宿及六宿衣。何故同者。菩萨亦有舍衣法故。长衣长钵月望之衣安居施衣及七日药何故同者。菩萨亦有说净法故。非亲里尼浣染故衣浣染羊毛何故同者。增长染过生讥嫌故。劝一居士赞二居士何故同者。护世嫌故。野虫卧具何故同者。多恼众生生世嫌故。自持羊毛何故同者。须顺威仪令他敬故。贩卖买宝何故同者。息世嫌故。劝雇织师何故同者。自增贪过生世嫌故。夺比丘衣何故同者。恼众生故。回僧施物其过深重。理然须同。具辩如是。今此略明九种不同。从非亲里居士乞衣是一不同。及自恣与是二不同。当观施主堪不堪者。声闻法中有二知足。一施主知足。二受者知足。然今无有受者知足。但观施主堪与不堪。不得过于施主知足。钵亦如是。是三不同。此明菩萨得多受也。言自乞缕织师织者。是四不同。畜憍奢耶卧具坐具即有四种。纯黑卧具。纯白卧具。不满六年卧具。不帖坐具。通前为八。金银亦受。通前为九。上来广举不同之事。如是等下结明不同。此是第二明应异者菩萨不同。   自下第三明一向同所以成犯。于中初明嫌恨故同犯而染污。后明懒怠犯而非染。   就正命中还初明犯。后明不犯。犯中明染。略无不染。身口谄曲总明犯相。下别显之。若现相者是身谄也。现谄威仪名为现相。毁呰求利是口谄也。赞余毁此望得其利名为毁呰。为贪利故说已于彼余施主边大得利养。望此施主学彼施已。名为因利以求利也。此前名为未起者起。住邪命下于已起者不能舍离。是名下结。不犯可知。   正威仪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掉动不静高声嬉戏是犯相也。掉动是身。不静是意。高声是口。令他喜乐犯之所为。作是缘下牒以结之。作是令他喜乐因缘。所以成犯。不染可知。不犯有七。第四他好为摄彼者。有人好戏。菩萨为之令彼爱乐摄以道也。第五为欲断彼故者。有人多戏。菩萨先同。后示其过令彼断除。余悉可知。   就正见中单明犯相。略无不犯。犯中明染。不明不染。染中有四。一明犯心。二明犯相。三牒前结之。四释犯仪。作如是见是犯心也。作是说下是犯相也。于中初言菩萨不应乐涅槃等申己所见。何以故下释己所见。作是说下牒以结之。何以故下释犯所以。何故问也。菩萨常自愿在诸有。今还说此。何故明犯。下释有三。一且明声闻厌乐之心不及菩萨。二谓声闻下解释声闻不及所以。声闻自利。是故不及。菩萨普为。所以为胜。以普为故。疾愿离过速求菩提利众生也。三彼习下明不及相。彼习不染胜阿罗汉。就劣况胜。地前菩萨始习不染。初地已上成就不染。然彼地前始习不染。已能毕竟令过不起胜阿罗汉。何况终成。故说声闻不及菩萨。成就有漏离烦恼者释显前胜。二轮烦恼地前未断名成有漏。染伏不起名离烦恼。罗汉虽断三毒犹行。是故菩萨胜彼罗汉。如经中说难陀习贪舍利习瞋。如是等也。   前四自行。下二摄他。初对善人不能离过如法摄取所以成犯。后对恶人不能苦切逼而伏取所以成犯。就初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染中初至亦不除灭是犯相也。不护不信是口过也。不护讥毁是身过也。此二明于未起不护。亦不除者先犯不悔。若实有下牒以结犯。就不染中。实无不除非染污者。虽自无过。为净他心理须悔灭。而不除灭。所以成犯。以实无过无覆罪心所以非染。不犯可知。下摄恶中明犯不犯。犯中观生应以苦言是犯缘也。恐忧不为所以成犯。是名下结。以无恶心故名非染。不犯可知。   次四忍戒。第一他恼返报故犯。第二犯他不忏故犯。第三他忏不受故犯。第四久结不舍故犯。初中单明犯而染污。报骂口也。报瞋意也。报毁还口。与骂何别。当恶名骂。过恶称毁。是名下结。第二可知。第三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他忏犯缘。嫌恨犯心。不受犯相。是名下结。余悉可知。第四可解。   次下三戒是精进戒。于中初一明利他行。相显可知。后二自利。初明睡眠惛沉故犯。后说世事悼动故犯。相显可知。   次三禅戒。随修始终分为三种。初一据始明以瞋慢不受师教。所以成犯。第二修时五盖覆心不自开学。所以成犯。第三修成取味为德。所以成犯。于禅爱著名为味禅。此是烦恼妄见为德。故成犯也。此三可知。   次下八戒是般若戒。于中前五对法明犯。后之三戒对人明犯。前中初四习学失仪。后之一戒闻深诽谤。就前四中。初之两戒大小相对明学失仪。后之两戒邪正相对彰学失仪。就前二中。初偏学大。后偏习小。就学大中明犯不犯。犯中明染略无不染。见是犯心。说是犯相。不应听者不应闻也。不应受者不应思也。不应学者不应修也。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明前三种不应所以。是名下结。以有异见言不应学故成染污。何以故下释犯所以。不犯可知。第二戒中明犯不染。余略不论。于菩萨藏不作方便无学心也。弃舍不学无学行也。此明舍大。学声闻法明专习小。此犯相也。是名下结。何故前者学大弃小犯成染污。今此习小全不学大犯成非染。前由见心宣说菩萨不应学小是故染污。今此戒中以学失仪所以成犯。由无异见故非染污。何故前者偏有见心。今此无之。世人多说菩萨不应学声闻法。故前有见。世间无说菩萨不应学菩萨法。故此无见。次二戒中。初之一戒弃内习外所以成犯。后之一戒习外生爱所以成犯。就初戒中明犯不犯。犯中明染不犯有三。一能速受。二于佛法久学深知习外不犯。久学不忘是闻慧也。若思知义是思慧也。于法具观是修慧也。得不动智是证智也。三日日下乐学以仪故得无犯。菩萨善外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犯者是第二门。随知生爱。所以成犯上来四门习学失仪。次下一戒于深诽谤。就此戒中明犯不犯。犯中明染。文别有四。一明犯缘。所谓三宝。初至实仪是法宝也。菩萨法藏是教法宝。深义实义是理法宝空理名深。有理名实。诸佛菩萨无量神力佛僧宝也。二诽谤下明其犯相。先明谤法。诽谤不受总明谤法。言非利益别谤理法。非如来说别谤教法。是亦不能安乐生者。谤佛菩萨无量力也。三是名下结。四或自心下明所犯由。或因自思。或随他谤。下不犯中文别有三。一劝舍解心劝生信心。二不谄下教舍解心教生信心。三自处下牒其所教结成不犯。就初段中。闻甚深义不生解者劝舍解也。应起信者劝生信也。第二段中。不谄曲心作如是学我大不是盲无慧目教舍解心。于实心中起如是意故曰不谄。如来慧眼随顺说下教生信心。于中初先仰信如来。诸佛如来照理之智名为慧眼。随理起说名随顺说。此说乃是余契经外名有余说。云何起下自识舍谤。第三段中自处无知。牒前文中教舍解心。念已无目名处无知。如来见法正观正向。牒前文中教生信心。理是如来慧眼所见。名为如来现知见法。前观此法是佛所说名为正观。前者自诫云何起谤名为正向。以信顺故于戒不犯。由舍解故非不解谤。   自下三戒对人明犯。初由贪恚自赞毁他所以成犯。第二瞋慢闻说不听所以成犯。第三高慢轻毁他说所以成犯。初戒可知。第二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初闻说处决定论处起犯缘也。瞋慢犯心。不听犯相。是名下结。不染可知。就不犯中句别十一。初不解者自身不解说者语也。亦可说人无知解也。病及无力自导己也。彼倒说者。彼说不正得不往也。护说心者。说者畏已得不去也。数闻已受已知义者。明已于彼所说法中先已知也。若多则下明已更于其余经中温学无暇得不往也。若多闻者广听余法。是闻慧也。若闻持者依闻起思。若如说下依法起修。依法起观名如说行。进习止业名修禅定。若钝根者。自己钝根难往无益得不往也。难受持者。已于余法受持艰难。多用功力无容去也。后之一戒相显可知。   自下十一摄生戒中。初二同事。次一爱语。次四布施。后四利行。就同事中初戒明其乐事中同。就此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住律仪者。名摄生戒为律仪也。见生所作是其犯缘。瞋恨犯心。不同犯相。下别显之。思量诸事为事始也。下行路等正明所作。若行路者威仪事也。兴利田牧劳生事也。和合诤讼利益事也。吉会是其随俗事也。福业是其修善事也。余悉可知。第二戒者苦事中同。就中亦有犯及不犯染及不染。见病犯缘。瞋恨犯心。不往犯相。是名下结。就不犯中句别十一。钝根难悟难受持者。自己钝根受持艰难。自所作业多用功力无容瞻视。不往不犯。次一爱语。相显可知。次四施中。初一报恩。第二无畏。第三财施。第四法施。相显可知。利行四中。初之一戒无德善人方便随顺。相显可知。第二有德称赞令喜。于中亦明犯与不犯染及不染。就不犯中令起恼者。由叹起贪。或起瞋等。闻叹喜过名为溢喜。闻叹自高名为起慢。由叹纵逸起不善业名起非义。皆得不叹。言是实德似非德者。如说菩萨行非通道。实是胜德。相似非德。若称叹者令多众生习起不善。是以不叹。言实善说似非善者。如经宣说贪欲是道恚痴亦然。如是一切实是善说相似非善。若称叹者增人惑情。故得不叹。第三一戒易调恶人随过治罚。初先明犯。相显可知。下明不犯。不可治者。彼有势力不可治也。不可语者。彼性晖戾语则转增。不可诲者。彼无惭耻设语不改。起嫌恨者。闻增瞋也。若观时者。观己自无善伴时也。恐起斗者。因治罚彼更举他事。余悉可知。   自下一戒难调恶人神力摄取。初先明犯。相显可知。下明不犯。更起染者。由见神变于所作罪谓当道理。更起染着不肯舍离。得不为现。余悉可知。从上有四波罗夷法讫来至此。大段第二广明持犯。   自下第三结叹引证劝物修学。初言此事起菩萨戒。是结叹也。此上所明持犯之事。依之能生菩萨戒行。名为起戒。佛处处下引说证成。佛处处说律仪摄善摄生戒者明经合论。此是摩德和合说者彰论扶经。论与经同。名和合说。下劝修学。当勤受持劝修学也。起敬专学教修学也。上来第一持戒方便。自下第二正明护持。从他受已所持法也。欲学菩提利生心者持戒心也。极净欲学持律仪心。菩提心者持摄善心。摄善求果名菩提心。利生心者。持摄生心。专精护持持戒行也。   上来第二专精护持。自下第三犯已能悔。若有所犯如法悔者。总劝悔也。此一切犯突吉罗摄辩其罪名。突吉胡语。此云恶作。当向已下广教忏悔。于中初明对人悔法。若无如下责心悔法。对人悔中有总有别。向大小人如法悔者是其总也。大小虽异。同是行人。故得对之。能解语者。要有知解。解人语义方得对也。能受悔者。要有戒行。堪受人忏方得对也。以增上下是其别也。别中初明上犯失戒不可悔除。次明中犯向多人悔。后明下犯向一人悔。就中犯中。中烦恼犯标别所悔。三人若过定所对人。少至三人。多则益善。长跪合掌突吉罗忏。称先罪名忏悔仪也。大德已下忏悔辞也。舍毗尼者。背法起过名舍毗尼。非全舍戒。余如比丘突吉忏者。忏辞不尽指同余说。比丘忏中。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大德忆我戒身具足清净布萨。受忏者云汝识罪不。忏者云识。受忏者言当自责心勿复更作。今少此言故指彼也。问曰比丘突吉罗中何者是其对人悔法。今指彼乎。谓破僧中方便罪等对人悔也。就下犯中忏法同前。及余犯者。及余四十二轻戒也。责心悔法相显可知。问曰责心但忏下犯。通悔中品。准下受中无师得戒。今此忏中。但令重心理亦俱灭。若无如是具德人下是第四段善净心受。于中初言无具德人应自受者。总举自受。如经中说。千里无人方得自受。下别教之。整衣服等是前方便。作是言下正明受辞。余如前下是后方便。谓余启白如前说也。   上来广辩受持之相。下重分别持犯之义。初先明犯。后论持义。犯中有二。一明菩萨犯非无余堪任更受。二软中上下明犯轻重。就初段中。菩萨所犯无无余者。正明菩萨犯非无余堪任更受。声闻犯重不得更受名曰无余。菩萨得受是故无彼无余犯也。如世尊下辩明菩萨须受分齐。瞋犯更受。贪犯不须。如世尊说瞋犯更受非贪欲者。引说以分。问曰前说四重法中亦有贪犯。上言失戒。云何今言非贪欲犯。贪有二种。一者贪财犯而失戒。二者贪色犯而不失。前据财贪。此就色贪。两言不违。问曰贪财亦是失戒。何故世尊偏言瞋犯。释言贪财无他觉利于生必瞋。是故犹名瞋犯失也。当知此下论主释经。以显须受之分齐也。当知此意总以劝知。下别显之。爱生能作一切所作。故佛宣说非贪欲犯。利生是其菩萨所作。爱物能为。故曰能作。非作已下释前瞋犯应更受也。非作更受直立道理。瞋众生下就过显之。不度自他当无终益。不作所作现阙交利。如是不作牒以结之。自下第二明犯轻重。软中上犯如四摄品者。上文宣说持犯相中。举犯不犯染及不染。软中上犯劝物以知。然犯不犯染及不染前已具辩。软中上犯。上来未解。故今牒之。指四摄品。今虽指彼。就下求之都无此相。当应更指余经论中四摄品也。亦可此言指前所说四摄之行为四摄品。前文之中。分四摄行以为十一。第十门中明犯轻重。九品不同菩萨治罚。今指彼也。   下明持中先明乐住。后明苦住。乐中有四。一数。二名。三释。四结。具三乐住是举数也。次列三名。行修圆满名方便具。护戒心纯名净心具。过修善因现获胜报助戒缘成名本因具。次广释之。方便具中戒不穿漏受体完也。净身口等持行净也。净身口意明摄对治。不犯发露明离诸过。未起不为名不数犯。已起能除名发露恶。是名下结。就净心中初求心净。不懈怠下明行心净。前求净中始终分三。为法出家不为身命始心净也。但求佛法不为身命。为义已下明行净也。戒能义利名之为义。既出家已为义为禅不为财也。为沙门下终心净也。此即是慧。沙门慧体。涅槃慧果。但为此果不为非义。魔天五欲是其非义。菩萨不求。行心净中。不懈未退明摄善也。自分不懈。胜进不退。不杂恶下明离恶也。不杂众恶不善之法明离业也。不杂烦恼离烦恼也。受有已下离苦果也。未来之苦名为受有。炽燃苦报三途苦也。生老病死人天苦也。断因离果名为不杂。不杂之言该此诸句。是名下结。本因可知。具三正下牒以总结。   与此违下翻乐明苦。上来广释一切戒竟。是名下结。是名略说广说一切是结前也。前文之中有略有广。初就在家出家分二名之为略。后分三聚谓之为广。是名略说结前略也。是名广说结上广也。此一切戒分为难等是开后也。谓下六门皆就一切随义分矣。   就难戒中初牒举数。前门分二。此增说三。下诸门中随次渐增。下别显之。于中初门舍乐专持所以为难。二忍苦坚持所以为难。三常能具持所以为难。一切修行修善法也。一切正受止恶法也。此二受。法下明持行。忆念不乱顺前善法。尽寿已下顺前止法。一切门中初牒举数。次列四名。前三自利。后一利他。言正受者对缘始发。言性戒者过习今成。如须陀洹性戒成就。言习戒者以本修故今更能起。言方便者四摄行也。下释可知。善人戒中初牒举数。后辩其相。前四专持。后一能悔。就前四中初一自利。后三利他。一切行中初牒举数。六种七种一向略说。十三种者。前门说五。今增为六。增六说七。六七合论故有十三。言一向者。前六修分。后七成分。从修向成故云一向。下别显之。先明前六。六中前三据修分别。后之三门就行分别。前三修中。初一明其始心宽广。第二明其正修无罪。欲乐苦行二俱离者。爱着五欲名为欲乐。邪见苦身名为苦行。正修离此故曰无罪。第三明其终成坚固。于中有四。一不为在家五欲所动。谓于喜处常不还戒。五欲适情名为喜处。见过深厌故不还戒。二不为出家利养所动。三不为外道邪论所动。四不为烦恼诸缠所动。不能侵欺不微损也。亦不能夺非全失也。就此四中初一受坚。后三持坚。是名下结。后三行中三聚戒别。通前六也。   就律仪中严成总举。当知戒严总显其相。谓声闻下就人别指。菩萨所受相同彼也。律仪结名。此是第四。摄善第五。摄生第六。就后七中。初之三种当相以分。后之四种约果以别。言顺戒者顺善戒也。不顺戒者离恶戒也。此二是受护随持戒。守禁名护。护随前受故曰随护。就后四中。大人报者律仪果也。由离恶故得佛如来相好之报。故下文言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是持戒。故今举果以别其因。次有两句。摄善戒果。增意是定。善趣是慧。出世圣道名为善趣。非谓三有人天善趣。摄善得此。是故举果以别其因。利生报者摄生果也。   就除恼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释中有五。一自思惟不欲令他八事恼已。言八事者。身三口四加手石等即为八也。二加我下以己方便。他不欲我不欲。始不欲也。言不喜者。八事现前心不喜也。如我既然。彼亦如是。三云何下以理自遮。四以是故下结志不为。五作是思下如念舍离。是名下结。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下解此世他世乐义。释中分戒以之为四。自余五度各别为一。故有九也。良以此中以戒为宗。故就戒中偏分为四。前二自行。后二利他。亦可前二就法分别。恶法则遮。善法则开。后之两门对人分别。善者则摄。恶者则伏。   就后五中。檀俱戒者离不施过。余者例然。如是下结。下解此世他世乐义。现修之时得行爱味名现法乐。来获胜报名后世乐。清净戒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前九修戒方便。后一行成离过清净。就前九中初五自分。后四胜进。就自分中初一正愿。次二正修。后二正行。初善受戒为沙门等不为身命故名正愿。为求学果名为沙门。为求佛果名为菩提。次二修中初离不及。后离太过。不退起疑。离不及也。悔己所修名起疑悔。不过持戒起非处疑。离太过也。修过已分心则掉动不能入法。便生异想。言无圣道名非处疑。后二行中。初一集善离懈怠者离精进垢。不乐睡眠离精进障。日夜精进显前离怠。成就善法显前不乐睡眠言也。后一离过。所谓离于放逸过也。如前说者。如前护持律仪戒中成就五种不放逸也。下胜进中初一正愿。次一正行。次一正修。后一正解。亦名正见。正愿可知。   就正行中差别有三。一正威仪。二者正业。三者正命。就威仪中。摄持威仪威仪始也。善于威仪威仪成也。就正业中。所作众事方便修习作业始也。善如法下作业成也。就正命中。正命具足摄对治也。谄等悉离离诸过也。就正修中。离二边者修得中也。离乐及苦显前离边。世俗欲乐外道苦行菩萨悉离。正解可知。上来九门修戒方便。第十所受不缺减者戒行成也。此十下结。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是名戒聚是总结也。得菩提下是叹胜也。于中有四。一远得菩提。二乃至下近获五利。三如前下能为三事。四所作下总叹显胜令物爱求。就初段中。得菩提者总明得果。满是尸罗得菩提者释得所由。第二段中。乃至未成得五利者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是其行报福利。为佛念者现在修时佛常护念。终时喜者死时无悔。舍身已下后报殊胜。后二明其行德福利。戒度成者戒行成也。性戒成者戒心成也。第三段中句别有三。一摄九为三。二明三聚能为三事。三双结之。就初段中。先牒前九。后摄为三。第二段中。三种为三总以标举。次别显之。言律仪戒令心住者。律仪防非。心不从恶。学戒不舍名为心住。余二可知。是名下结。是名菩萨一切事者是总结也。所谓下别。现法乐住结前律仪令心住也。身心不倦具佛法者结前摄善自成法也。成就生者结前摄生成众生也。此名三聚以为三事。下双结之。是名菩萨一切戒者结前九种为三聚也。是名戒福结前三聚为三事也。自下第四结叹显胜中。无余广也。无上胜也。三世同学叹其要也。   论本第六   ○忍品第十一   忍品者。由持戒故不恼众生。故次明忍。广辩忍义故云忍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总结叹。云何问也。释中初先开列章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言自性者忍行体性。言一切者忍行之相。忍相非一故云一切。言难忍者忍行殊胜。忍心决定难忍能忍故名为难。一切门者摄行宽广。一切忍行摄入此门名一切门。言善人者忍行纯善。善心修忍故名善人。一切行者忍行具足。一切缘中成就忍行故名一切。言除恼者忍行功能。修此忍时能除物恼名除恼忍。此世他世乐者忍行利益。修此忍行能令自他现未获庆故名此世他世乐。清净忍者忍行离过。修时无罪故名清净。下广解释。释自性中初问。次释。后总结之。释中四句。依思力者。依现思力能安忍也。若性忍者。由过久习今能忍也。   此二忍性。下二忍因。一切诸忍依无贪者。贪爱己身逢违则忿故依无贪。纯一悲者依无瞋也。无悲怜物遇违便怒故依悲也。一切忍中初问。次释。后总结之。释中两番。一随人分二。二随行分三。此二各三牒前开后。次列三名。他不益者。他人加损能堪忍也。安苦忍者。因修致恼能安忍也。法思忍者理中忍也。于八解处审观名思。思心住法名法思忍。下广释之。   解初门中先牒。后释。释中先明他不饶益。作是学下对之修忍。前中初言久来大苦明己性苦。由性苦故他逼生恼是故明之。久远深苦无闻重苦。他不饶益现前迫者。正明他人不饶益也。下修忍中。先修三观自调己心。后习五想对缘能忍。何者三观。一以业自责。二又我下以智自开。三又声闻下以大自解。前中初言作是学等。往业自责去其瞋心。云何去瞋。苦藉因缘。过业为因。他逼为缘。因强缘弱。因是我作不能自责。何为偏得瞋他弱缘。作是学者忍意难成。故须学也。是我自业过恶招者。略明现苦由其往因。本作罪因得今日苦重复显之。今若已下惧增后苦生其忍心。第二段中我身及彼俱是行苦直出道理。下明修忍。彼无智等恕彼愚短不生瞋心。我有智下以智自开生其忍心。第三段中。声闻自利举小例大去其瞋心。况菩萨者以大自解生其忍心。自下第二更于众生修习五想。心难调故。于中有三。一略。二广。三释忍义。就初段中。如是思已牒前生后。修五想者略以标举。于怨亲下略明修益。怨亲中人违顺分别。下中胜品优劣分别。若苦若乐就报分别。有德无德行业分别。如是能忍总结修益。第二广中初问起发。次列五名。五中初一共凡夫想。中有三门共二乘想。下一菩萨不共之想。本亲想者。观生本亲故能安忍。法数想者。观生但是五阴法数。无人可瞋。无常想者。观生法数性是无常。恼者已谢现无可瞋。言苦想者。观生法数体是大苦。唯合怜愍不应瞋也。摄取想者。观生可愍理宜摄取不应瞋也。下广释之。本亲牒初。下释有三。一修想方便。二于怨憎下亲想成就。三依本亲下想成能忍。   第二门中法数牒前。下释有三。一修想方便。二如是思下法想成就。三依法想下想成能忍。就初段中。先观所有因缘行者观生无性。唯从过去业因缘行之所集起名因缘行。观生唯是因缘行摄故云行数。数者犹是流例之谓。如出家者名为僧数。此亦如是。言法数者。现求众生唯是五阴诸法之数故云法数。此明所有。下观所无。初一无字遍下诸句。所谓无我无生无命乃至无诤。   第三门中无常牒前。下释亦三。一修想方便。二如是思下无常想成。三依无常下想成能忍。无常有二。第一正修无常之想。言生所起一切悉是无常死者观性无常。有为诸法生相集起名生所起。于中亦有住异等想。就初说生。性是无常尽坏之法故云死法。于上复有不益事者观事无常。二智者下以理自遮不应恼彼。   第四门中苦相牒前。下释有三。一修想方便。二正思下苦想成就。三依苦相下想下想成能忍。前中有二。一观众生齐具三苦。先观具力。后况不具。三乘圣人神变自在名为大力。尚不离者总明具苦。标胜拟劣故说为尚。三苦恒随称曰不离。三苦体状故名三相。所谓下别。三苦名义广如别章。言变易者犹是坏苦。迁坏名变。况不具者。凡夫无力名为不具。圣尚不离况此凡下。二作是学下以理自遮不恼于彼。   第五门中摄想牒前。下释有三。一起摄想。二如是思下摄想成就。三依摄想下想成能忍。前中两句。初起摄想。二不应下以理自遮不应恼彼。   自下第三总释忍义。云何问也。言不瞋者内心不瞋。言不报者身口不报。此据当时。不怀恨者后无结恨。是名下结。   安苦忍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有三。一修观方便。二如是思下忍观成就。三一切苦下观成能忍。前中先举无益之苦久来虚受用以自诫。后举有益理必须忍。就无益中。昔来求欲为诸苦因生大苦者。总明求欲能生大苦。因求致恼故名求欲以为苦因。因是能生无量大苦。所谓下别。皆是下结。彰彼大苦皆由痴故久处不觉。下明有益理必须忍。今修乐因无量悉忍过重自要况复小苦。以重况轻显必能为。上来修观。如是思时觉慧具者忍观成也。觉知先来无益之苦名为觉具。知有益苦理必须受名为慧具。一切苦下对缘能忍中初总。八种下别。虽受众苦要当安下总以结叹。初总可知。第二别中八种举数。依等列名。言依处者。谓乞食等四依处也。世法处者衰恼事也。在世必有名世法处。威仪处者。谓行住等四威仪也。摄法处者求法行也。随戒处者持戒行也。方便处者修善行也。起修善巧故名方便。利生处者化他行也。诸所作者营世业也。此等皆是生忍之所故悉名处。下广显之。依中先牒。次释。后结。释中有二。一明依处。二明能忍。就明依中谓四依处总以标举。尽形乞食着粪扫衣树下而坐病服陈弃。此四是其起行所依故名为依。下别显之。依法出家凭依人也。得比丘分依行体也。戒者是其比丘之因名比丘分。若得已下正辩依相。但明乞食。若得粗者弊恶苦也。不恭敬者轻慢苦也。留难不时留碍苦也。下明能忍。   就世法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先明世间之法。后明能忍。明世法中有九举数。次列九名。前四违缘合故生苦。后五顺缘离故生苦。前四犹是世八法中四违法也。世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八中初二是其身法。财荣润己名之为利。打缚等事名之为衰。次四口法。当善而论说以为称。当恶而谈说以为讥。过善而赞说之为誉。过恶而说谓之为毁。后二意法。此八种中顺法易忍故此不论。衰讥毁苦违心难忍今偏举之。就后五中。前二依果尽坏生苦。后三正报衰灭生苦。坏法坏者。资生乐具性是坏法遇缘坏也。尽法尽者。向犹质在此全尽也。后正报中老法老者。内报性是衰老之法。时至便老名老法老。病死亦然。下结。   就威仪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先明威仪差别。后明能忍。明威仪中有四举数。次列四名。下辩其相。若行若坐除去阴障不非时卧。就行就坐明疲极苦。卧床坐床草叶敷者。就坐就卧明其所依粗弊苦也。略不明住。因此已下明其能忍。是名下结。   摄法牒前。下广释之。有七举数。次列其名。宝供为一。德供为二。咨法为三。广说为四。妙叹为五。独静已下以之为六。忆念已下以为第七。初一摄福。后六摄智。供养三宝名宝供养。后六智中。前四摄闻。次一摄思。后一摄修。就闻慧中供养有德从之求法。名德供养。此一是其求法方便。咨受正法正闻法也。此二自利。下二利他。广为说者初为说也。妙音叹者叹令受也。就思慧中。独静思惟思慧始也。称量思次。观察思成。就修慧中。忆念摄受修止观者学定慧也。此七种法总以结之。方便修者起明第六方便处也。依前七法进学所行名方便修。所起众苦悉能忍者。总明前苦皆能忍也。   就随衣中初牒。后释。释中先明随戒差别。后明能忍。就随戒中有七举数。下别显之。第三舍除不如法行心正念者。谓离杀盗邪淫等也。余悉可知。如是等下总结能忍。利生牒前。略说十一显其相也。如前说者如戒品说。同事有二。爱语有一。布施有四。利行有四。通合十一。因是下结。所作牒前。下释可知。虽受已下总以结叹。是名已下总结安苦。   法思忍中先牒。后释。释中初言于法正释。善观开觉是总释也。正释据始。于法观察简是去非故云正释。善观为次。如法照知名为善观。开觉为终。于诸法中开解觉悟故名开觉。于八下别。别中初言八处深念略标举也。所谓下广。先广八处。三宝为三。宝义为四。神力为五。因果为六。得义为七。方便为八。所知行处总结前八。此等皆是解心所知故名所知。证心行处名为行处。又复解下广前深念。有二举数。久修快净列其二名。久远修习世间解也。得快净智出世智也。亦可久修是其教解。净智是证。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总结一切。是名一切是结前也。于二分别为难忍等是开后也。谓于在家出家二中开为难等。难中初门。有三举数。前门说二。今说增三。下诸门中随次渐增。下别列名。初下劣者备含多种。一位分下。二德业下。三年夏下。四卑下谓妻子等。五者贱下谓凡庶等。余二可知。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前三对已违顺分别。后一对已阶降分别。下中上者备含多种。一者就位分下中上。二就德业分下中上。三就年夏分下中上。四就尊卑分下中上。五就贵贱分下中上。六就恼事分下中上。善人忍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前二自利。后三利他。自中初一见忍福利。于中初总。次别。后结。见忍大利是初总也。谓修下别。于未来世不多结恨无怨憎苦。不多乖离心多喜乐无爱别苦。死时无悔生善趣等无求不得苦。无有恶法求离不得故无悔恨。无有善果求而不得故生善趣及天上也。善趣人道。天上天道。如是下总以结之。此初门竟。   自下第二忍利他中教他为一。叹忍为二。随喜为三。通前五也。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前六修分。后七成分。合为十三。下广分别。先广前六。六中初一畏苦故忍。次有一门念生故忍。与乐名慈。拔苦称悲。亲厚显前慈悲深也。亲爱显前亲厚极也。下有四门求菩提忍。于中初二善趣地忍。愿乐菩提欲满羼提接善心也。愿乐菩提是求果心。欲满羼提是求因心。第二受法离过行也。忍力出家受法方便。常具受持正受法也。自下结之。是出家忍结忍出家。名受法忍结具受戒。次一性忍是种性上。种性具是足种性地。先修现住是解行地。亦可种具足其性种。先修现住是其习种。是名下结。次一正念是初地上知法无生生空观也。见离言法法空观也。是名下结。与理相应名正念忍。   次明后七。不益忍者此犹是前他不益也。一切忍者犹是向前安苦忍也。此之两门对境分别。次二约就时处分别。一切处忍就处明也。一切时忍就时辩也。下有三门就具分别。相显可知。   除恼忍中初问举数。次广。后结。下释除恼。广中前三对人分别。言苦求者苦人来求菩萨能忍。后二恶人菩萨能忍。言㐫暴者一向恶人。出家犯戒是杂恶人。下有五句化益分别。五种堪忍总标举也。下别显之。此五还对前三众生以明化益。苦生为除对前苦求为除苦也。后四通对㐫暴杂恶以除恶也。言求法者。自始求法。法次法向。自依法行。此二是其利他方便。广说口益。营助身益。此二正化。精进堪能总结五也。是名八种通以结之。下总解释除恼之义。所患为恼。为除违缘逼恼苦也。此即是前苦求为除所少堪益。为除顺缘不足苦也。此即是前不善众生为说助也。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次广辩释。后解此世他世乐义。下总结之。初段可知。第二广中住不放逸忍行所依。般若实慧是不放逸。菩萨住此故能堪忍。堪忍已下对缘明忍。自苦有五。他苦有四。合为九也。自中五者。一忍寒热。二忍饥渴。三忍蚊虻。四忍风日众毒所触。五忍身心疲弊之苦。他中四者。所谓生老病死苦也。于此诸苦能忍饶益。如是忍下解释此世他世乐义。先就自论。后就他说。相续可知。是名下结。   清净忍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前八修习忍行。次一忍因。后一离障。就前八中初六自忍。后二助他。就自忍中。无返报者当时不报。不起恚者后无恚恨。无怨想者永绝余想。言常饶益向如本者。非直无想加欲益之。此文是倒。若正为文。应言常益如向本心。指本为向。菩萨本心欲益众生。虽逢损恼犹起益心。如向本心后如是也。于不饶益软语谢者。谓于他人不益己者软言谢也。由我无巧令彼恼我故须谢之。彼来忏谢菩萨忍受。下助他中不忍有患故须悲之。修忍有德故须敬也。倍敬佛者。佛无烦恼起忍不难。彼具烦恼而能堪忍用力过佛故倍敬也。第九一门修忍之因。以悲深故能起忍也。后一离障相显可知。如是十种以结之。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从性至净广大无量结叹行广。大菩提因依见必得结叹行能。   ○精进品第十二   精进品者。由忍住缘便能无间䇿修善法。故次忍后明其精进。广辩此义名精进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总结叹。释中初先开列九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名同前释。下广释之。性中初问。次释。后结。释中有四。一明其体。二辩其能。三明所离。四明所起。是菩萨心是其体也。盖乃是其精进心数通名心矣。堪能已下乃至不断是其能也。于中四句。堪摄为一。是自利行。利安为二。是利他行。此二一对就行分别。炽燃为三。明其顿修。不断为四。明其常修。此二一对据修分别。亦不颠倒是所离也。精进发动喜入邪中故明不倒。正智俱故不颠倒也。起身口意是所起也。谓精进心起身等业。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形分二。二随行分三。此二各三牒以举数。次列其名。三中初一起愿精进。弘者是大。誓者是愿。依精进心发生大愿。名弘誓精进。后二是其起行精进。摄善法者起自利行。摄众生者起利他行。下广释之。解弘誓中初牒。次解。后结。下叹。初牒可知。解中先起精进心数。是精进体。下起弘誓。堪被誓铠略明弘誓。誓心难坏如似被铠。故从喻称名为被铠。我为一下广明弘誓。为一众生所为极少。百千大劫为一日夜时之极长。在地狱中苦之极重。至成佛者所趣极远。斯乃菩萨过重自要。况复已下以重况轻显必能为。是名下结。像类下叹。叹中有二。初叹始况终。二叹誓能。就前叹中像类菩萨牒弘誓人。始起愿心未有真行。已似菩萨故云像类。弘誓精进牒前誓心。起少解下叹始况终。少解少信已能长养无量勤性。是叹始也。于大乘法粗信微解名少信解。依此信解起弘誓心。名为长养弘誓。能与无量胜慧为本。名为无量开觉之性。能与无量胜修为本。名为无量勤方便性。况复成就是况终也。于大乘中少解少信。已能如是长养无量开觉勤性。何况信解究竟成就。下叹誓能。如是弘誓精进菩萨牒前誓人。为菩提故利生不难正叹誓能。   摄善精进牒第二门。下释有二。一明精进为摄诸度。相显可知。二随修分七。先总举数。次广分别。后叹显胜。然此七种行实同时。随相以分非无阶降。于中初三种性行德。次一解行。次一初地。次一在于二地已上。后一在于八地已上。种性三中初一离恶。后二摄善。就离恶中不动列名。下别显之。别有三种。一烦恼不动。二异论不动。三诸苦不动。下摄善中初一功德。后一智慧。就智慧中得明处者。谓于无量五明处法智摄在心故名为得。此世谛智安住正念第一义智。方便具者解行行也。解行能为出世方便究竟名方便具。下释其相。所当得义不颠倒道随顺得者。无上菩提是当得义。十地是其当义家道。道中不邪名不颠倒。解行摄取当义家道名随顺得。正精进者初地行也。契证正道名之为正。起愿趣果名为精进。下释其相。义饶益者自分行也。真行润已名义饶益。所当得义成就愿者精进愿也。无上菩提是当得义。初地愿求名成就愿。言炽燃者二地已上修道行也。修道无间故曰炽燃。常勤方便释显其相。言离慢者八地已上成就行也。以离功用分别心息名为离慢。心不自举释显其相。   上来广释。下叹显胜。于中四句。一明精进疾满诸度能得菩提。二一切下明菩提行由精进成。菩提是果。行由因也。三是故下结叹显胜。四世尊下引说证成。利生精进。列数指前。难精进中初问举数。次释。后叹。释中初一专修故难。第二门者常修故难。第三门者善修故难。先释。后结。释中六句。平等为一。修心得中分别为二。正智不邪德具为三。行德圆成不缓不急为第四门。显前平等。不倒为五。显前分别。义益为六。显前德具。下叹显胜。依此精进。能利众生故为悲因。能入实义故为慧因。一切门中初问举数。次列四名。舍染离恶。生净修善。此二一对行修分别。净业修福。增智起慧。此二一对行德分别。下广可知。就善人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初四世间。后一地上。就世间中随修始终故分四种。于中初一起愿广大。言无不作一切欲者是广欲也。谓于一切广大欲中无不作矣。方便不息是常欲也。次一不下发修务胜。下显其相。行不顿成所以若中。渐学弥高所以若上。从中至上。故曰长养。次一不懈摄行不退。于中八句。不懈为一。自分䇿勤。勇猛为二。胜进不退。此二对一。炽燃为三。明其专修。长久为四。明其常修。此二一对。下重显之。精进为五。显前不懈。不退为六。显前勇猛。不息为七。显前炽燃。不坏为八。显前长久。次一不倒巧观求出。前三正是世间所行。此明方便趣入出道。言不颠倒义饶益者举其所求。出世正证名不颠倒。行利成就名义饶益。方便摄者能求行也。解行发修趣求彼义名方便摄。勤方便者出世行也。趣佛无间名勤方便。速疾菩提显其相也。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前六中初先牒前。次释。后叹。释中初二修义分别。初常后顿。次有两门对因分别。初对过因。后对现因。下有两门修分分别。初一自分。后一胜进。不动精进自分坚也。下别显之。苦触不动行不动也。不向余义愿不动也。人天二乘名为余义。菩萨不向。不知足者胜进无厌。限量不喜释显其相。下牒叹胜。成六牒前。殷勤已下是叹胜也。始心专精故曰殷勤。正修不动名堪坚固。终成不退名于诸法不可坏也。释后七中初先牒举。次释。后结。释中初一起欲方便。后六正修。与欲俱者精进之心与欲俱也。下释其相。言殷勤者是精进心。欲愿菩提是乐欲心。是二相随故名为俱。后六修中摄为三对。初二一对修分分别。前一自分。后一胜进。等具足者自分具也。下释其相。诸余烦恼染污心住举劣显胜。诸余众生情与惑俱名染心住。菩萨于善等心住者辩胜过劣。于善等住故胜余生。言胜进者求胜行也。下释其相。诸余烦恼上烦恼住举劣显胜。性使之结直名烦恼。粗起之惑名上烦恼。诸余众生与彼惑俱无心欲断名为心住。断彼烦恼如救头燃辩胜过劣。准前类之。文少不足。若具应言菩萨精进断彼烦恼如救头燃。次二一对解行分别。初解。后行。求精进者求法生解。明处求故释显其相。谓求五明学精进者依法起行。下释其相。彼如是法。五明处中内论法也。随其所应起法次者。随己所宜起修行也。此二如前力性品说。后二一对行利分别。前一利他。相显可知。后一自利。自正方便摄善行也。护精进者离过行也。是名下结。上来释竟。如是十三释已总结。除恼及乐。指同忍说。彼前忍中除恼有八。一苦求不恼。二㐫恶人堪忍不恼。三杂恶者堪忍不恼。四为除苦。五者求法。六法次法向。七广宣说。八所作营助。此同彼也。又前忍中所明此世他世乐者有其九种。一忍寒热。二忍饥渴。三忍蚊虻。四忍风日。五忍疲极。此为前五。后复于彼生老病死四种众生堪忍摄化而以为四。通前说九。今说同彼。   就清净中初问举数。次列其名。十中前三是世间行。后七出世。就前三中随顺行始。随过修治故曰随顺。修习行次。欲趣出道。依于教授教诫法中精勤修习。专著行终。由前修故出世相现。随相起求情无实怠。故曰专著。就后七中。初三见道。次三修道。后一在其无功用道。就见道中言善摄者。于出世法善修相应。故曰善摄。时具足者。于前摄时具足修也。分别相者。于前修时分别知也。次修道中。言不退者始心不怯。言不坏者正修不动。言平等者终成得中。无功用中言回向者。法水中趣顺菩提故曰回向。下广释之。就初门中。为断烦恼随应修治总释随顺。随患所应教修治也。如爱下别。如是下结。第二门中初简前门。次释。后结。非成初业是简前也。修五度行在始名初。今非彼也。谓心住下正解修习。依法奉修名为心住。教授教诫此句是总。下别显之。修习方便。是前教授集善行也。调伏方便。是前教诫离恶行也。是名下结。第三门中。非习精进方便心住是简前也。修精进者是前总明。教授已下是前释相。教授教诫是前门中教授教诫。言方便者是前门中修习方便调伏方便。言心住者是前门中谓心已住。此非彼也。然是初业彰初异后。世间终心专所行。与彼出世为始方便。故云初业。于是已下正解专义。解行是其出世方便。菩萨于是出世方便勤修曰专。恒习名常。并学称顿。是名下结。就初以结故云专著。第四门中。因诸所尊摄法缘也。若多闻力摄法因也。不倒已下正明摄法。始观不邪名不颠倒。正证相应名心安住。是名下结。第五门中如是不倒牒前起后。止时修止举时修举舍时修舍正显相也。是名下结。第六门中止举舍相牒前起后。三昧住起常善观者正显其相。名止举舍以为三昧。入时名住。出时名起。于此住起皆悉善知不谬分别。是名下结。第七门中第一胜妙不住法也。第一甚深不思议者证道法也。言无量者助道法也。菩萨方便不自轻者于前胜妙不自轻也。不怯弱者于前甚深不怯弱也。不少胜进生足想者于前无量能广修也。是名下结。第八门中初释。后结。释中四句。一守根门。二食知量。三少睡眠精进方便。四正智心住。正智是观。心住是止。四中前三摄修方便。后一修成。下牒结之。三摩提具牒前三句。前三定因名三摩具。精进成者结前三句。定因成也。正义饶益牒结第四正智心住。是名下结。第九门中不缓不急平等修者调停等也。一切法便平等修者齐具等也。是名下结。第十回向相显可知。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释已结叹。从性至净得菩提者略时得果。依是满下释得所由。   ○禅品第十三   言禅品者。由精进故善一其心。故精进次后明禅定。广明禅定义故云禅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叹显胜。释中初先开列九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亦如上释。下次释之。性中初问。次释。后结。于菩萨藏是禅法也。闻思前行是禅因也。禅定是修。闻思是解□后修故曰前行。世出世下正是禅体。世出世间就位辩体。世俗八禅名为世间。无漏理定名为出世。一心安住当相辩体。或止分下约修辩体。止谓修止。观谓修观。此二同类。修习止观或俱分者。乐住止观。此义如前力性品说。一切禅中初问。次释。后结总叹。释中两分。一随位分二。地前世间。地上出世。若随义别。世俗净定名为世间无漏出世。问曰何故戒忍精进随形分二。禅不如是。释言戒等修起在相故随形别。定成在内形别难分故随位矣。后慧亦尔。二随行分三。有三举数。次列三名。现法乐者法显在心名为现法。证法适神名现法乐。亦可现在证法适神名现法乐。依如毗昙。初禅创舍五欲乐故偏名现乐。成实法中。二禅已上方名现乐。离觉观故。如彼成实四修定中具广分明。今则通矣。出生德者出生自德。利众生者生利他德。下广释之。   释初门中。离一切妄身心止息舍相趣寂。修理定故离一切妄。修事定故身心止息。舍五识中随事纷动名身止息。离意识中取法之乱名心止息。第一寂下证寂灭相。第一寂灭定体成也。理定除妄名举心息。事定除乱名舍味着。及一切相舍味著者远离染障。谓离下地诸使烦恼。及一切相远离修障。所谓语言觉观等也。是名下结。   第二门中初明出生大乘功德。后出小乘。就大乘中所生众多说为种种。所生微细名不思议。所发渊深称曰无量。所处宽广故曰无边。上来叹胜。十力种性所摄三昧出其所叹。菩萨所成无量三昧能为力因。名十力性。所摄三昧。彼三昧下寄对显胜。及所生下明其出生二乘功德。此亦是其菩萨功德与二乘同。是故名为二乘功德。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除入者谓八除入。一切入者十一切入。无碍慧者谓四无碍。此等诸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无诤智者常观物心不与他觉。言愿智者是捷疾智。随愿能知名为愿智。胜妙德者总以结之。是名下结。   利生禅者牒第三门。有十一种。如前说者。如戒品说。依布施下别就施中具明十一。类余皆尔。问曰忍进指前便舍。何故禅中重辩十一。以禅是其生德本故。问曰何故偏就施中明其十一。施中备有财法无畏摄行宽广彰具显故。依布施者是布施摄。众生作下。就前施中明具十一。初二同事。所作与同乐事同也。为除苦者苦事同也。如所应说是爱语也。次四布施知恩报恩施也。护诸恐畏忧苦为解无畏施也。给施所须是财施也。如法畜众是法施也。下四利行。能随顺者无德善人能随顺也。实德叹者有德叹者有德叹者有德善人能赞叹也。等心伏者易调恶人能折伏也。神力怖者难调恶人神力怖也。是名下结。   就难禅中初问举数。后辩其相。一于禅体自在故难。二出生广德所以为难。三得果广大是故为难。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列其名。有觉观者是初禅也。喜俱二禅。喜通前二。初禅以用觉观别竟。今云喜俱为别后也。一心禅体。此一心体与喜相应故曰喜俱。下皆同尔。乐俱三禅。乐通前三。初二禅中用觉观喜别之已竟。今云乐俱为别后也。四禅已上同名舍俱。此是舍受。非是行舍。八禅之义广如别章。   善人禅中初问举数。后辩其相。不味禅者根本净禅。后四禅果四无量也。定与此合故名为俱。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先明前之六种。善禅为一。所谓净禅无漏禅也。无记化化以为第二。所谓十四种变化也。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此二一对就性分别。止分为三。观分为四。此二一对随相分别。自利为五。他利为六。此二一对行利分别。次明后七。七中初三所生分别。出生神通生五通也。名义两缘起于智慧。慧能知教说为名缘。慧能了义说为义缘。止举舍三约修分别。现乐下一当体分别。世俗八谛名现法乐。合理之净名第一义。是名下结。   除恼禅中初问举数。后广可知。   此他世中初问举教。后广分别。九中初三化业差别。神通身业。随说口业。教诫意业。心行授与故说为意。次有三句化益差别。为恶众生亦恶趣者身业益也。失辩众生以辩益者口业益也。失念众生以念益者意业化也。下有三句化事差别。造不倒论化物生解。技术饶益化令得乐。息恶放光化令离苦。   清净禅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十中初二就位分别。世俗净定名为世间。此就世俗清净禅中辩明第九清净禅义。是故名为清净净禅。下诸句中重净例尔。不味不染显前净也。离贪爱故名为不味。舍余烦恼说为不染。出世净者无漏禅也。就出世净明清净义故名出世清净净也。次三约修始终分别。方便净者定前方便。根本净者正得禅体。上胜进者依前根本能胜入也。次下两句出入分别。入住起力是顺入也。初入名入。正住名住。出定名起。入出自在故名为力。舍复入力是逆入也。前从定起说以为舍。还复入中故云复入。出入自在故名为力。下有三门生德分别。初句发通。后二生智。智中初言离一切见见道智也。二障断者修道智也。所谓烦恼智障断也。   上来广辩。自下第三结叹显胜。无量禅者结明行广。下叹行能。得大菩提总显行能。依是得下重复显之。明德决定已得当得彰其要也。   地持论义记卷第三(之下) 卍新续藏第 39 册 No. 0704 地持论义记   地持论义记卷第四(之上)   隋净影寺沙门释 慧远 述   ○慧品第十四   慧品者。前明修定。以心静故慧得照明。故次明慧。广辩此义故云慧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叹显胜。就广释中先举九数。次列九名。名同上解。下广辩释。   性中初问。次解。后结。释中初至如法释观。是真谛智入所知境观解方便。真谛是其所知境界。解顺名入。随入已下是其正智。简是去非故云择观。缘五明下是世谛智。初总。后别。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位分二。见道已前名为世间。见道已上名为出世。二随行分三。此二各三牒以举数。次列三名。初一是其第一义智。后二世智。第一义中所知真实观解方便。此则是上四种求也。此举所知真实彰其能观。是真解矣。随觉分别慧行成就。此则是前如实知名所知真。以之为觉。成依始觉故名为随。证真辩了故曰分别。善五明处及三聚法是世谛智。前二自行。利众生者是世智中化他之慧。下广释之。   释初门中无言无我觉了真谛。释前名中所知真实。此文略少。若具应言。以无言说无我之法为所知真。以犹用也。理出言外名无言说。真离情取名无我法。菩萨用此为所知真。觉了真者知前无我名觉真谛。觉已于上第一寂下释前名中随觉分别。初言觉已牒前起后。于上已下正明随觉分别慧也。于中初止。次观。后舍。初至除伪是其止也。于上般若第一寂处是止境界。上犹前也。前能觉心名上般若。前所觉真名上般若第一寂处。此乃牒前所觉真谛为止境矣。系念安住正是止体。离妄除伪止所离过。内取心息名离妄想。妄境不生名除虚伪。入平等下是其观也。无我理齐故曰平等。诸法体同名大总相。于此解知名入名观。立谤俱离入中道者。是其舍离有无。冥心一实名入中道。是名下结。   第二门中初释后叹。就前释中五明三聚是慧境界。五明指前。但释三聚。义益是善。非义不善。非及非非是无记法。八处善摄正明慧体。观法入神故名善摄。下叹显胜。慧具满足彰其因圆。佛智是其大无上慧。五明等智能为彼因名慧众具。圆备称满。得菩提者摄果穷极。利生十一指前戒品。于一一下略显其。   就难慧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于中初一入深故难。二巧化故难。三广知故难。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闻思修证分为四也。初闻可知。思慧思惟是其思慧。菩萨作下是其修慧。菩萨所作当相辩修。随顺离障对后辩修。离障是证。修能顺也。思力摄者对前明修。修从思生名思所摄。修力下证。修力所摄对前明证。证从修起名修力摄。正定地慧就处辩证。出世不退名正定地。证穷法界名无量慧。   就善人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广中两门。初五一门修人分别。后五一门约缘就因随位分别。前五犹是闻思修证。证中分二。故有五也。闻思可知。自利利他是其修慧。后二证中于法法相不倒慧者是见道智。证法是总。相住是别。法相世谛。法住真谛。真谛不动故名法住。于中离见名不颠倒。断疑心故名决定慧。离烦恼慧是修道智。后五门中初二约缘。次一对因。后二随位。前二缘中言微细者境界深也。如性入者如彼法性皆深入也。言周至者境界宽也。如性入者义同前释。本得慧具是其过因。言俱生者习起在今与报俱起故曰俱生。下随位中佛菩萨说悉能受者是其地前阿含之智。法谓教诠。义谓教旨。得净心地乃至究竟所摄慧者出世证智。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广分别广前六中初四约境。后二就能。尽及无生论释不同。若依成实。无学初心。能尽有因名为尽智。能令当报毕竟不生名无生智。依如毗昙。无学心起能尽现惑名为尽智。此之尽智利钝俱得。无生智者利有钝无。利人起念保已当惑不复更生名无生智。钝人不敢保惑不生故无无生。今此当应同成实说。就后七中初之三种就体分别。后之四门随德分别。法比两智论释不同。成实论中约时分别。知现在法名为法智。知过未者名为比智。若依毗昙大智论等就处分别。知欲界法名为法智。知上界法名为此智。此一无漏。等智有漏。等知诸法故名等智。此三广释如十智章。就后四中神通智者是六通智。言相智者是法智通。知法相也。十力方便是十力因。亦可用巧故名方便。四事具者四无畏智尽得名具。   就除恼中初四无碍是起说智。伏异立正是通化智。治产断事是事用智。   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于中前五知法差别。后四是其化益差别。愚痴放逸懈怠令正总明化益。愚痴无解。余二无行。放逸有恶。懈怠无善。皆化令正。下对此等别明四益。通前为九。随次第者彰后四种化次第也。示授照喜是次第相。示授就教始标曰示。说与名授。照喜就义始开称照。辩释令解故生欢喜。   清净慧中初问举数。次广。后结。广中五对。初对是其真谛之智。实义有二总以标举。理出情妄故曰实义。下别显之。越相举真故曰乃至。性以为一。如性为二。如来藏中法界门别名之为性。法界一如名为如性。此之二种同名实义。下有四对。是世谛智。于中初对因果分别。流义有二总以标举。因能纳果故曰摄受。从因趣果名为流转。因果两分故有二种。正因及果别列其名。次有一对就情分别。取义有二总以标举。情能取法故名摄受。攀境名取。邪正不同故有二种。倒与不倒别列其名。邪想名倒。正智不倒。次有一对就因分别。方便有二总以标举。因能趣果故曰方便。应不应作。别列其名。善法应作。恶法不应。下有一对就果分别。究竟有二总以标举。望因果极故名究竟。秽污清净别列其名。生死秽污。涅槃清净。如是五种十种慧下牒以结叹。随法五对故云五种。随分别异故有十也。此十净极故云第一。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善决无上结其行体。下结行能。得菩提果总结行能。依是满下辩得所由。从云何檀讫来至此。大段第三广释六度。   自下第四引说证成叹胜劝学。于中有三。一明六度是佛所说令人生信。二明此六度是佛所行令物乐欲。三叹胜令学。就初段中此六处处世尊分别我今略者总举证同。如来说下别举证同。初说檀等说行同也。从自性等辩义同也。第二段中为菩萨时苦行相应总明佛行。或为檀等别明佛行。第三段中此起菩提总叹显胜。大净法下别叹显胜。别中四句。大清净法起行法也。大清净海摄德法也。一切众生正法因者显前净法。众生行轨名众生法。众生行本故名为因。法无不备名一切种。最大珍宝显前净海。如彼大海备积众宝。此六如是具摄一切功德珍宝。如是已下结叹显胜。无量德慧结叹行广。前五名德。第六名慧。为菩提因故名众具。得菩提者结叹行能。   ○四摄品第十五   四摄品者。上来自行。今须利他。利他之中四摄化物。广辩斯义。名四摄品。   就此品中初明爱语。次明利行。后明同利。略无布施。若更明施不异前檀。故略不论。就爱语中初问。后释。释中有九总举其数。性等列名。言自性者爱语体性。言一切者爱语之相。于难忍所而能爱语名难爱语。一切爱言摄入此门名一切门。善心发言名善人语。一切缘中成爱语行名一切行。语能除恼故名除恼。语能生乐名为此世他世乐语。语体无过名清净语。下广释之。   性中初问次释。后结。释中五句。初可喜者不恶口也。言真实者不妄语也。言如法者不绮语也。义饶益者不两舌也。与生语者以向四语对生语也。   就一切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有二。一随世间语。二说一切种功德已下正说法语。前中有三。一慰问。二咒愿。三赞叹。初中慰问是其总也。舒颜下别。别中四句。一舒颜等彰慰问仪。舒颜身仪。先语口仪。此二一对。平视身仪。正念心仪。此二一对。凡欲为问预起问心名念在前。二问言下正明慰问。问道路等是其问也。叹善来者是安慰也。叹其来好故曰善来。三如是下明慰问心。等而不偏。四随顺下明慰问辞。巧而不拙。咒愿赞叹相显可知。正说法中说一功德相应法者。此句是总。六度之法能生功德。名一切德相应法矣。下别显之。恒说曰常。顿说名等。第一胜妙所说法胜。言饶益者言能益物。自下结之。有总有别。是名一切是总结也。余者别结。二种举数。随世正说标别其名。下牒前文对以指斥。慰赞牒初。上亦有愿。今略不牒。是随世语将名对显。第一牒后。上有多文。据后牒之。是正说语将名对显。   难中初问。次数。后释。文显可知。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下别显之。四中初二是教授法。次一教诫。后一教化。前教授中断盖向善说初法者。劝修五度教授始也。停心治结名断诸盖。随顺出道名向善趣。五度行始名初作法。为成前德为之说也。断盖心增为说谛者。教观四谛教授终也。观谛尽惑名断诸盖。谛观转胜名实心进。为成此德为说谛也。放逸呵者教诫呵责令离过也。疑为开者教化示法令得解也。   就善人中先问举教。次列其名。初二教诫。正因调者所说不邪故名为正。因犯立制名之为因调伏法矣。言正出者于前法有违犯者教其忏悔令出罪障。次二教授。言正依者为说四依起道之缘。言正度者正说出道令度生死。下一教化三轮示现。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处所因缘是其因也。如制初戒在毗舍离名为处所。因须提那犯过之事名曰因缘。言制戒者解调伏法。第二可知。第三门中说四依者。粪扫衣等名为四依。不倒法者简非调达五邪之法。至处道者涅槃是其所至之处。四依能到故名四依为至处道。第四门中示出苦者无漏道也。第五门中三种示者谓身口意。   一切行中初问举教。次释。后结。就前六中。初二制听是教诫语。后四无碍是教化语。现诸经法是法无碍。言能显法故名为现。余句例尔。现诸法相是义无碍。现法名字是辞无碍。法句种种乐说无碍。就后七中。随顺布施利行同事而起爱语。初有两句随顺同事。同苦事中与其言也。慰喻语者恐怖众生以言安慰。发喜语者忧苦众生开解令喜。次有三句随顺布施。恣安众具虚受语者随顺财施。恣彼所须名为自恣。财事施与名安众具。身行奉给名代所作。虚受普纳释有两义。一就菩萨。无约摄益故曰虚受。不简怨亲等皆摄取说为普纳。二就众生。不施功力无事获益故名虚受。所须皆得称曰普纳。发言许此名为爱语。恐怖施安顺无畏施。具说法者随顺法施。下有两句随顺利行。开觉不善自为说法。劝有力下请他为说。体是爱语。是故更无随顺爱语。   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辨其相。四净八圣略以标举。下别显之。先释四净。是中为明八种除恼。何故说彼口四净乎。不离四过八语不成故须明之。下明八语。此八圣为故名圣语。语义差别广如别章。此应具论。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前五除苦。后四具善。前中初三除物报苦。次有一门除其业苦令修戒行。后之一门除烦恼苦令得正见。后四具善令成戒见威仪净命。   就清净中言二十种如前说者。力性品中明二十种说法之仪。十五随顺。五种清净。今指彼也。   就利行中初问。后释。释中初先对前爱语辩其同异。后广分别。辩同异中如爱语说辩其同也。利行之相如前爱语所说之法。故曰如也。下辩其异。异当说者总标许说。前直说法。今将此法劝物起修。故名为异。此之一义今当说也。下别显之。一切爱语随所说义牒前爱语所说之法。利安生者随前爱语所说法义劝物起修。下广分别。   就自性中初问。次释。爱语具显牒上所说明利行法。众生如应随利行者明利分齐。行法次向正明利法法化众生名之为行。依彼行法次第劝修故名法次。劝有所诣名为法向。住悲心者明利行因。以住悲故愍而能化。心无贪者除利行障。真心实益。不求彼报。劝导调立明利行相。劝导据始。劝令舍恶。导令向善。教授为次。教令离恶。授以善法。调立据终。调令离过。立令住善。是名下结。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人分二。二随时分三。又三举教。次列三名。下广分别。就现世中先教求财。后教学法。就求财中。劝令众生如法德业。教求方便工巧等事。是其如法得财之业。劝令为之。获财守者得已教护。言增长者复教蕃息。与现总结。下教学法。得名及乐明学有益。由学世法现得大名及众具利。摄受安立正明教学。前句之中先教求业。后明获财。今此句中先明教益。后明教学。文之左右。与后世中劝舍大财教修布施。非家已下教修净戒。与后总结。以必下释。后报定故名为后利。现报不定故不名现。劝在家下明二世利。在家出家举所利人。禅通道俗故齐劝之。次第离欲正明利行。八禅渐舍名次第离。是名结之。下重分别。得止息乐是现世利。生天后利。涅槃则通。   难中初问次数。后释。初一过去。无因故难。后二现在。在障故难。前爱后见。彼一切门及与善人相显可知。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就前六中摄伏两门摄人差别。善者摄取。恶者伏取。后之四门化益差别。违法除碍化令生信。中住令入化令生解。信依佛法名为中住。通经解律已入法律。已入成熟化之起行。已熟令脱化使得果。就后七中初之五门就行分别。后之两门大小分别。就前五中初一闻慧。众具护养劝导成者总明闻慧。以财众具护养于彼。然后劝导令成闻慧。所谓下别。劝舍小乘别显劝义。守护大乘别明导义。次一思慧。如具养护牒前类后。前以众具护养成闻。思中亦然。故曰如是。独静一心是正思也。下三是修。净障是止。忆念是观。及修是舍。止观并习故名为修。大乘分二。相别可知。   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缠。此中何故唯说八缠。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身业有四。离杀盗淫及与饮酒。口业有四。意合为一。故为九种。   就清净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先分内外。外化无过名外清净。内心无垢名内清净。下广显之。五外牒初。次列其名。无罪离障。后四教治。不随转者授与出道。不随三有生死转也。言次第者宜量渐化。言一切者凡圣等益。随宜应者随器大小量宜而授。   次广分别。释初门中杂恶行者善恶参起。先恶行者本恶令善。一向恶者纯行不善。此皆无善。令离罪障故名无罪。次二可知。第四门中言四姓者三乘善趣名四姓也。乃至天人越圣举凡。言随能者随他所能。言随力者随自己力利安生也。第五门中上中下善随所应者。小乘下善。中乘中善。大乘上善。随他所宜方便利益。是名外净总以结之。   就后五中初牒前门。次广分别。初一无瞋。第二不倦。第三离慢。第四无贪。第五不退。无上菩提是究竟处。常求不退用利众生。是名内净总结后五。如是外下牒外通内合结为十。   就同利中先问。后释。准上类此应有九门。始从自性乃至清净略不具论。云何知有。如下文说。从一切施乃至同利乃至第九。从清净施乃至同利明知具有。何故略者。良以同利用前诸行。与众生同。更无别法。类上可知。不可具辩。故略不论。文中有三。一总明同利。二得此同下明其同益。三有同利下随义分别。   就初段中。言此义者自分德义。言此善者胜修行善。良以自分行利已成故名为义。胜修上顺故说为善。言若等者化他令于自分之中成行齐等。言若胜者化他令同胜进之善。亦可此义此前六度自行之义。言此善者此前三摄化他之善。言若等者于前二种自分行中化他齐己。若胜授生于前二种胜修分中化他同修。自分胜进皆与同行故曰悉同。是名下结。   第二益中文别有四。初言菩萨得此同利调伏众生坚固决定明物皆从。二终不可退无有不从。三何以下释初皆从。先问后解。彼作是念与我同利必能令我安稳快乐正明众生起决定心。以是下释。先顺。后反。以授我者自修行故是顺释也。非不下反。四若以同下释前第二无有不从。   第三段中初列四门。后广分别。初有同利不示他者明己所成同利之德。且就初地以辩其相。初地菩萨所成功德还与其余初地者同名为同利。不须显己所成功德示彼同者名不示他。第二不同利示同利者。明已下随同利之用。初地功德不与下同名不同利。应现下随名示同利。第三同利示同利者。摄物同己。始行下随名为同利。他利终成摄物同己名示同利。第四不同亦不示他。非是同利相对而来。   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先牒前门。谓诸等德住菩萨道。释前门中有同利也。等德菩萨隐覆真德不为显者。释前门中不示他也。德与己同。是故不复显示己德摄化彼矣。第二门中先牒前门。下劣众生怖深法者释前门中不同利也。思惟方便现同彼者释前门中示同利也。巧化同彼名示同利。如旃陀罗疾得益下即事指斥。菩萨为化旃陀罗故作旃陀罗。令彼得益息恼调伏。化令成善名得利益。化使离恶名息调伏。化令断惑名为息恼。化止恶业名为调伏。第三门中先牒前门。为调动摇释前门中有同利也。下地众生胜上善根堪入出道名为动摇。为调彼故与之同行故名同利。以住善根若上善根显示同利。释前门中示同利也。自分所成名住善根。胜进所习名上善根。摄下同己名示同利。第四门中先牒前门。心自放逸释前门中不同利也。弃舍利他释前门中亦不示他。爱语至此。第二利他。   自下第三结行辩德彰修成益。于中有三。一结其行相。二施至同利三种行下辨其修德。三从檀至同利修习清净具足满下彰修成益。   就初段中从施至同牒举前行。施有九门故云种种。戒等亦然。下结其相。彼波罗蜜自成佛法别结自利。成就摄事别结利他。是名略说总以结之。   第二段中从施至同种种无量菩提分者牒举前行。下就此行辩其修德。先开三门。次广分别。后重结之。前开门中三种行者起行圆具。二种胜者发修殊胜。三种净者成德清净。次广分别。言身口意当知行者。施等皆依三业起故皆名为行。   辩二胜中上妙无染当知胜者略以标举。起善殊胜名为上妙。离过尽极说为无染。下广显之。先解上妙。无上不共解上妙义。余义不加故名无上。此解上也。他不能齐称曰不共。此解妙也。生事时等显上妙相。先列三门。下广可知。   释无染中先牒举数。次释。后结。无染牒前。有四举数。释中初至不因是故生忧苦等。是其第一离忧悔染。未修喜踊故离忧苦。修己废乐故无悔恨。不恼他下是其第二离恼乱染。不恼他者不违利他。巧护物心故不恼他。不着不杂不违自利。不着诸见离恶见也。不杂恶行杂恶业也。修施等时离诸过故名为不染。专至已下是其第三离宽怠染。于中有四。初专至显现离宽怠染。䇿勤名专。专心显著故曰显现。二坚固显现离退转染。三寂灭者离慢高染。四决定下离疑惑染。自意决定故不由他。不于施下是其第四离异求染。于中有三。一不以施等而求来果。二不求他报。三者不求名利身命。上来广释。下牒结之。先牒。后结。于此等行净欢喜俱牒前第一离忧悔染。不恼乱者牒前第二离恼乱染。就初以牒故云不恼。言专至者牒前第三离宽怠染。就初以牒故云专至。言无依者牒前第四离异求染。此四牒前从施至同。名无染者是总结也。   次释三净。先略标举。炽燃为一。不动为二。快净为三。是名总结。下广显之。入净心地炽燃不动名炽燃者。初地已上修心䇿勤无暂间阙故名不动。以修不动故名炽燃。   释不动中。净心菩萨一切善法不思起者。修心纯熟离于动摇故名不动。以修熟故不假思惟任运能起。所摄善法则不退下。行成坚固名为不动。于中初法。次喻。后合。就法说中随所得者自分行也。所言摄者胜进行也。则不退者自分不动。未来不退。胜进不动。喻合可知。   释快净中。住究竟地就宽通举一生相续。快净之中经生得果名为一生。若最后身快净之极即生成佛。未成已前名为后身。所得善根名快净者。通而论之十地皆是净中之胜。一生穷极名曰后身。此显净处。于上更无释快净义。   上来广释。是名下结。三行结前身口意行。二胜结前上妙无染。三净结前炽燃不动及与快净。   自下第三彰修成益。得菩提故。上来皆言得菩提果故今显之。于中初先牒举前行。次彰修益。后总结之。从檀至同是牒前也。一切施下彰修益也。然上文中皆有九门。始从自性乃至清净。今此但就后之八门彰得别果。不论自性。何故如是。前论自性总彰行体。一切等八修义差别。就总论之唯得一果。随别以论别得八果。今论别果故隐自性。又复自性直论行体。非是造行起修差别。得果相隐故废不论。初一切者具修不退。是故所得坚固久住。金刚坚固是其报身。正法久住是法性身。由难施等难作能作故知得果。由一切门于一切生备摄所行。故为一切众生供养。由善人行所修纯善。故于一切众生中上。由一切行常行圆具。故得如来无量功德及诸相好。由除物恼故成佛时不为魔动。以修此世他世乐行与生乐故。成就无量禅定等乐。以行清净离诸过故。得佛四净三不护等。四净之中言缘净者。建立品中名境界净。是名下结。   论本第七   ○供养习近无量品第十六   供养习近无量品者。上来自分。下修胜进。于中两品。初供养品造修方便。菩提分品修成合道。就此品中所明有三。一明供养。二辨习近。三明无量。因斯标品名供习近无量品也。   此品义三。备如向辩。随行分二。供养习近是其自行。无量利他。自中供养明摄功德。习近摄智。前供养中初明十种供养三宝。后明六种供养之心。复前十中初明供佛。次类法僧。后总结之。   就供佛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后释。下总结之。列中十名摄为五对。初二一对明供境界。身供养者供养佛身。言支提者供养灵庙。如僧祗律。有舍利者名之为塔。无舍利者说为支提。今此通说以为支提。次二一对明供时处。有现不现。次二一对明兴供人。有自有他。次二一对明供心事。财供养者明供财事。胜供养者明供养心。后二一对明供行德。言无染者供时离过。至处道者供能到果。无上菩提是所至处。供为彼因名至处道。此至处道。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经论中名行供养。   次广释之。身供可知。释支提中言偷婆者犹是塔也。本是一名。传之音异。   第二对中文别有三。一明现前不现前相。二以是缘下明供利益。三现供养得大已下彰福差别。就初段中门别唯二。现与不现。释中有三。一明现前。二明现前共不现前。三明不现。见佛支提名现前者是其初段。第二段中初明现前。次以现前类余不现。后总结之。初现前中希望俱者于佛支提愿常逢遇。欢喜俱者庶得见闻供养之心与此相应故名为俱。此明现前。如一已下以彼现前类余不现。于中四句。初如一如来如是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法者以现佛身类余不现。二如一支提如是一切支提法者以现支提类余不现。此二一对。三作是念如我现前供养如来及过未下以现供佛类余不现。四从我今供养支提及供十方一切支提若伦婆等。以彼现前供养支提类余不现。此二一对。是名共现不现前者总以结之。自下第三明不现前。于中有二。一对供人以明不现。于佛支提面不对见斯名不现。第二对佛以彰不现。于佛灭后一切供养斯名不现。设对支提亦名不现。今言菩萨于不现前如来支提心念供养为一切佛一切支提。是初不现。是名下结。佛涅槃后起偷婆等第二不现。是名下结。广不现者所起众多故云广也。上来广明现不现相。自下第二明供利益。于中四句。一大得果。二摄梵福。三不堕恶趣。四菩提具满。前三世利。后一出世。世中初二明能得乐。后一离苦。复前二中初得乐果。后得乐因。言梵福者与彼初禅梵因相似故云梵福。自下第三彰福差别。现供境狭功德唯大。不现境宽功德大大。现及不现境是宽广。是故功德最为大大。佛田胜故供佛功德无不大矣。   下次解释自他供养。于中初明自他之相。后就自他明福差别。然上门中但明自他。今此释中离合有三。初明自作。次明共作。后明他作。   辩优劣中言自供养得大果者。善唯自己是故得果其唯大也。他作供养得大大者。劝他兼利故得大大。自他共作最大大者。共作利广是故得果最大大也。佛田胜故果无不大。   释财供中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资具供养。二熏香下敬具供养。三无尽下严具供养。就初段中以衣食等是其资具。问讯已下明其身口奉施之仪。问讯口仪。礼迎身仪。第二段中初熏香等是其敬具。赞叹已下还明身口奉施之仪。赞叹口仪。礼等身仪。五轮礼者手足及顶是五轮也。作礼表敬。旋绕显爱。第三段中无尽多也。胜财好也。胜财是总。摩尼等别。   释胜供中先牒前门。次就辩胜。后牒总结。于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以财供养若多胜者牒前第七财物供养。若现前者牒前第三现前供养。不现前者牒前第四不现供养。若自作者牒前第五自作供养。若他作者牒前第六他作供养。下就前七明心殊胜。心胜有四。一净信心。信佛德胜理合供养。二专精心。情无宽怠。三者解心。解知供仪。又知供佛功德广大。四回向心。为求菩提。以此四心为前七供名胜供养。如是下结。   释无染中先牒前门。次就所牒以明无染。后总结之。言自手者牒前第五自作供养。供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前八门中略牒此三。自下就之以明无染。先就内心以明无染。后就财具。心中有六。一不轻他明离慢憍。谓不念言我独能为。二不放逸。谓离世乐歌儛戏等。三不懈怠。供心䇿勤。四至心恭敬而不轻末。谓于佛田深信尊重。五不乱心。专情供养世事不动。六不染污。离余烦恼。此之六种内心不染。不于信心国王已下明财无染。謟曲求财违行故染。雌黄等事鄙弊故染。菩萨离此故曰不染。是六种名就心以结。   自下次释至道供养。初广分别。后总结叹。广中有三。一就财供养明至处道。二不自力下就无财者随喜供养明至处道。三常等下就行供养明至处道。此三皆能至菩提故同名至道。就初段中先牒前供。言殊胜者牒前第八胜供养也。言不染者牒前第九不染供养。言财物者牒前第七财物供养。供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前九门中略牒斯五。自下就之明至处道。于中有三。一自力得。谓自用功巧得财供养。二从他求。三如意得。就如意中句别有五。第一总明如意得财。二变身为多。三依多身广施供养。第四总结。五明此供不待佛出。若如意得是初段也。自在已下第二段也。地上菩萨物从心生名为自在如意得财。彼一一身悉礼已下是第三段。于中有四。一敬重供养。多身礼拜。二敬奉供养。多手执持种种华香。三敬爱供养。多身赞叹显佛功德饶益众生。四敬施供养。多身奉献上妙众具。前第二句自持表敬。今令施与。有斯异也。如是等下第四总结。不待已下是第五段。次就随喜明至处道。于中先简三种得财。后明随喜。不自力得。不从他求。不自在得。是简前也。然于他下正明随喜。施他众生举所喜人。若阎浮等是所喜处。上中下心所作供养是所喜事。净信胜解随喜方便。信知供养有大功德周遍喜者正明随喜。下叹显胜。不假财事单起心想名少方便。遍喜仰顺名大供养。能成无量功德助道名摄菩提具。   自下第三就行供养明至处道。常等真实可喜乐心应当修者。略举劝学令恒修□所以言常。等及真实是行方便。等谓四等是利他心。真实智慧是自利心。可喜乐者是行修成。俱利善心名可喜乐。菩萨于此应当修学。   下广辩之。先广初段等与真实。护持已下广前可喜。前中初先广上等心。始修难常故曰少时。乃至𤚼牛出其分齐。于有为下广前真心。于中有三。一教观察生死涅槃染净法相。二教修六念趣向涅槃。念波罗蜜犹六念中念戒念施。略无念天。三教观空理能离生死。于中有二。一教少观。二况终成。就初段中乃至少时于法少忍习观方便。始习难久故曰少时。观法不广名为少忍。忍犹解也。下明所成。知离言等所成观也。理体出言名离言性。冥同曰如。离相无碍称曰解脱。此名理法以为解脱。知此名观。离妄想下所成心也。能取心息名离妄想。所取相绝故云无相。此明所离。定意在法名为心住。此显所成。此教少观。下况终成。于法少忍已忍已能知法离言自性离诸妄想无相心住。况复多观。多观逾前故云过上。下次广前可喜乐心。初明自行。后明利他。就自行中护戒离过。余是摄善。止观是道。道之善巧故曰方便。诸波罗蜜是其行也。下明利他。诸善摄事所谓四摄。   上来广辩。是名已下结叹显胜。是名结也。第一已下叹显胜也。第一最上最胜无上直叹显胜。此前已下对劣显胜。此至处中。初就财事明至处道不异前九。不得言胜。后就随喜及修行心明至处者胜过前九。今据此处。是故说言前九不此。如是十下总结供佛。如供佛下类供法僧。于此三下总以结之。   上明供养。下明供心。于如来所起六净心总以标举。如下结中明此六心通供三宝。如来在初。故偏言耳。次别显之。前五可知。第六门中于世出世一切具者。明佛具知世及出世一切法也。由知诸法能为众生作依止义。故曰依义。劝于佛所生见心也。以此六下结难显胜。   上来供养明摄功德。自下习近明摄智慧。于中先作七门起发。后对辩之。七中前四问善知识。后三问其习近之义。问曰今此为明习近行。何故乃问善知识乎。为令习者识而近故。又欲使人学此为友故须问之。就前四中。初问几行为知识者。问善知识行德之体。几行知识开导无碍。问知识心复有几行。净心住处。问善知识摄化之仪。知识世人生信境界名为信处。今问知识有几行仪得为众生净信住处。几行调生为知识事。问善知识开化之法。用何等法摄化众生为善知识利益之事。下问习近。几行习近问习近仪。复有几行想知识者问习近心。此问所作。复有几行无想念者问所离过。下对前问次第广释。先明知识。后明习近。   就初门中成就八事满知识行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自行。后五利他。前自行中善住律仪明离过行。后二摄善。多闻觉悟明其有解。得禅定等彰其有行。禅定修慧世俗定也。及余止观无漏行也。下利他中。初四意业。后一口业。相显可知。   第二门中初总后别。就初总中有五举数。如是一切功德具下牒前起后。备前八种知识行德名一切德具善知识。所作无碍彰此五能依前诸德。用此五心得为知识开导无碍。下别显中。初一化愿。先欲安者凡所修行若不先欲安乐众生。当则舍他不肯利物名为有碍。以所修行先起愿心欲安生故。当则能利故得无碍。次二化智。于乐实知不颠倒者是其正智。若作方便是其巧智。巧故有力。若作方便随顺说者泛举说事。善能已下正明巧力。能随顺者顺生善也。调伏生者调令离恶。于此二中皆有斯力。下二化心。不厌常化平等齐他。   第三门中五事信处总以标举。他闻欢喜况现见者彰此五事生信殊胜。下别显之。前二可敬。后三可爱。前中初一被服应法。威仪列名。下别显之。言寂静者□服详审不纷动也。具足威仪举身齐者明离余过。如律中说。齐整内衣。齐整三衣。不返抄衣。不覆头等。名为具足。下一明其三业殷重。心安住者守心住法。身口意业不掉不躁离违法过。不掉据心。不躁身口。就后三中。初一不谄。次一不嫉。后一明其不悭不贪。是故可爱。不谄列名。下释可知。不嫉列名。下释有三。一总他人所得名利不生嫉心。于他说法是他名也。及得财利是他利也。于此不嫉。二常自下自得名利劝与他人。自劝他说与他名也。若财向己劝与他人与他利也。不谄伪者与时心实。以心实故请说不谄。与财不伪。心常喜者后无变悔。三见他下于他名利助生随喜。见他说法。见他得名及得利乐。见他得利度彼所得故起随喜。如己所得彰喜深也。菩萨常欲与生名利。彼今自得称我本愿。故喜深也。第五句中知足少积明其不贪。所得能舍彰其不悭。   第四门中五事调生总以标举。次别显之。初三教授。次一教诫。后一教化。前教授中初中后别。故有三句。初语言者语言将引令生爱乐。言与念者劝生善心。言教授者依心教法。言教诫者依前所授行有得失。教诫敦奖令成行益。言说法者是教化也。于前行法不信不修。故为说法教化令行。以是五下牒指余说。   第五门中四事满者总以标举。亲近行备故云满足。下别显之。初一明其敬事供养。若病不病随时供者正明供养。下明供心。心别有四。一爱念心。乐欲亲附。二恭敬心。内情虔仰。三净信心。信其所说。四饶益心。念欲利益。二敬重供养。随时礼敬问讯奉迎。三敬施供养。施衣食等。四敬顺供养。若依止者请以为师。下顺起行。如法随作不倾动者身业随顺。如实说者口业随顺。此二一对己作不违。随时往诣身往参侍。请所应作口言咨问。此二一对未作随顺。   第六门中五想听法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宝想列名。难值释也。眼想列名。俱生慧因释显其相。过修智解生便得之名俱生慧。俱生慧眼由善友得故名为因。以是慧因故起眼想。此乃因中而生果想。明想列名。得俱生眼显示一切释显其相。自虽现有俱生慧眼。若无知识说法开导不能见法。由彼开示令我得见。如灯照物。故说为明。显法非一名一切种。所说不虚名如实境。亦可一切是其世谛。如实真谛。皆能显示令人睹见。前三观友作世法想。下二观友作出世想。初作果想。后作因想。大果利想列其名字。无上菩提是其大果。观察善友作此果想。斯乃缘中而生果想。涅槃道因解释其相。涅槃断果。道是菩提行功德果。因友得彼故名善友以为彼因。因中殊胜故曰无上。乐无罪相列其名字。此复观友作彼涅槃菩提因想。就彼因中证法适神名之为乐。离过清净说为无罪。观察善友为彼想也。下释其想。现法不得涅槃道者简去前果。涅槃及道是前大果。交未即成名现不得。如实已下正观善友作彼因中乐无罪想。现虽不得涅槃道果。而由善友成就彼因。故观善友作彼因想。止观乐者是彼因中证法之乐。言无罪者是彼因中离过之行。所言因者。乐无罪行由善友生。故名善友为彼因也。如实观者观察善友为彼止观乐无罪因。   第七门中于善知识五处不念总以标举。次别显之。一一句中皆初列名。后释其相。前三可知。第四句中。言坏味者名字不正。菩萨求义不著文字。故不念此而舍听法。下释可知。第五句中坏美语者言辞粗拙。菩萨求义不在言说。故不念此而退听心。下释可知。如是五下结其得失。五处不念勤摄正法结其得也。若下根下结其失也。念人五过自退听心。是故名为人过心退。退听法故智慧退减。   上来自利。下次利他。故明无量。先问。后释。释中有四。一列四名。二摄四为三。三摄四为二。四摄二为一。列名可知。四无量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   第二段中先举三数。次列三名。后广解释。下辩同异。略四有三是举数也。生法无缘是列名也。此义差别广如别章。安处下释。先就慈中广辩三缘。后释悲等。慈中先明众生缘相。安处一切三聚众生。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解众生缘。观心定别故曰安处。三聚众生总以标举。若苦乐等随别以列。余经论中。对怨亲中而修无量。今此何故对苦乐等。释言今此若苦乐等。犹是余处怨亲中人。损己名苦。即是其怨。益己名乐。即是其亲。非损非益名不苦乐。即是中人。欲安乐下释慈义也。于三聚众作与乐想。故曰修慈。周满已下释无量义。始起益心名意解住。是名下结。法缘慈中起法数想。法数行观解法缘义。观生皆是五阴法数名法数想。观彼法数是众生因。故名法数为众生行。而修慈者解释慈义。观诸法中本无我人。而诸众生为之缠缚深可哀愍。故起慈心。又念为生说如斯法亦名修慈。是名下结。无缘慈中于法离妄解无缘义。于前法数不取有无名离妄想。而修慈者解释慈义。观法空寂。念诸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深起哀怜。故起慈心。又念为生说如斯法亦名修慈。是名下结。此后二中略不解释。无量之义类初可知。下释余三。先以慈中生法无缘类悲喜舍。后别显之。三缘虽同诸行各异故须别论。然下唯就众生缘中以分三别。于苦众生是众生缘。作除苦想正解悲心。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于乐众生是众生缘。起乐随喜正解喜心。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如是三种乃至次第是众生缘。如是三种总牒向前三聚众生为舍境界。不苦不乐是三种中第三众生修舍之时先从此起。故偏举之。随其次者。次观苦者同不苦乐。后观乐者同不苦乐。故云次第。起离痴等正明舍心。于不苦乐修离痴想。于苦已者修离恚想。于乐已者修离贪想。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自下第四约对外道二乘之人辩其同异。众生缘慈外道共者。外道亦依世俗四禅修四无量。然彼未能坏众生相。菩萨缘生相与彼同故名为共。法缘无量二乘共者。二乘亦能观法破生。菩萨同彼故名为共。无缘不共声闻缘觉及外道者。法空唯是菩萨得故。   上来摄四以之为三。下次摄四以之为二。前三乐想后一安者。前三种中慈正与乐悲喜随助故名为乐。第四舍心。舍贪恚痴齐与善法故名为安。又复分相。前三有行随事摄化。息其情恼故名为乐。非是永安故不名安。后一空行理法摄化。永绝危怖故名安想。   一切无量名哀愍下摄四为一。于中有三。第一摄四为一。二观生界百一十苦下对境辩修。三有四行悲下彰行差别。就初段中一切无量名哀愍者摄别入总。哀愍是悲。悲为拔苦。四无量心同为救苦。是故摄四同入哀愍。盖乃且据一门言耳。若以慈行统摄诸行。斯皆成慈。故维摩中说一切行悉皆为慈。乃至喜舍相摄例然。良以诸行同体缘起互相成故。此名为哀。哀愍菩萨寄德显人。   自下第二对境辩修。于中初缘百一十苦而修悲心。彰其悲广。后缘增上十八大苦而修悲心。显其悲大。前中初言观察生界百一十苦而明悲心。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先明百一十苦。后显修悲。苦中先问。次辩。后结。云何问也。辩中两番五十五苦。是故通合有百一十。两番何别。如戒经说。前五十五观众生苦。后五十五自观己苦。故上文言见他受苦或自受苦而起悲也。观他苦中始从一种渐增至十为五十五。末后十种即以为十。以初一种牒后九种。通前二十。以初二种牒后八种。通前三十。以初三种牒后七种。通前四十。以初四种牒后六种。通前五十。中间五种通前合为五十五种。后五十五类此可知。前中初言有一苦者总摄诸苦以为一色。谓一切生皆堕集苦出其苦体。苦皆缘集名为集苦。集无差别释前一义。次增说二。于中四句。一举两数。二列两名。欲本爱事变生苦者是其坏苦。五欲境界能生欲心。为情贪爱名欲根本爱念之事。此事坏灭名为变易。因斯致恼故曰生苦。愚痴报苦是其苦苦。此苦不由分别而生故云报苦。以何义故偏云痴报。痴为惑本故偏言之。亦可所受报分顽騃故曰愚痴。极苦触身我苦我苦显其相也。以何义故不说行苦今为成二。行苦微通摄入前二。故略不论。三愚痴愁忧亦名二箭借喻显过。以斯苦深故喻射箭。法句经中忧为斫疮。愚为射箭。忧缘境宽故如斫疮。愚报苦深故喻射箭。故彼文言斫疮莫过忧。射箭莫过愚。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彼叹多闻故说斯偈。四身受心受随依分别。报苦依身故名身受。忧恼依心故名心受。次增说三。此犹是三苦变易是坏。次增说四。合会别离。是八苦中爱别离苦。言断苦者是彼死苦。相续苦者是彼生苦。终竟苦者五盛阴苦。未得究竟涅槃道来所有五阴皆是苦故。名究竟苦。次增说五。所谓五盖。次增说六。前二就内。因果分别。后四就外。外中初二以为一对。未得求苦。已得护苦。后二一对。未得不足。已得坏苦。次增说七。八苦之中除五盛阴说余七种。五盛总故所以除之。次增说八。前七可知。久住威仪以为第八。次增说九。自不具者自身支节不具足也。他不足者眷属支节不具足也。亲不具者亲里乏少。无病不具者以有病故不得具足。无诸病苦故云无病不具足苦。次增说十。相显可知。上来观他自苦。初苦有九就总开别。就前第一集苦之中随义不同有余九别。向前他苦。今此自苦。云何就前开此九种。释言自集与前相似故云初苦有余九种。理实是中就已集苦开余九别。此初集苦即以为一。余九门中有五十四。是故合为五十五苦。次列其名。前总集苦即为一门。一切为二。大苦为三。一切门四。恶行为五。转生为六。不随欲七。违害为八。相续为九。一切种十。下依此门增数辩释。初总可知。但释余九。一切苦者牒第二门。下释有二。前因起者是其报苦。转时缘者是其坏苦。此二与上三苦义同。言大苦者牒前第三。下释有三。长夜深苦种种多苦无间重苦具此名大。一切门者牒前第四。下释有四。三途为三。善趣轮转通前说四。言恶行者牒前第五。下释有五。从初乃至自身现作还自受来是其第一生苦恶行。往不正思则生烦恼是其第二起惑恶行。身口及心多造恶行未来生恶即以为三造业恶行。通前为五。由现造恶来还作罪名生恶行。良以造业正是恶行故分三种。转生苦者牒前第六。下释有六。一自身不定。二妻子不定。三奴婢给使不定。四者朋友大臣不定。五亲眷不定。六财物不定。不随欲者牒第七门。下释有七。相显可知。违害苦者牒第八门。下释有八。相显可知。相续苦者牒第九门。有九举数。略不列名。或可与上九同故尔。一切种者牒前第十。下释有十。于中前五翻上五乐即为五苦。后之五种随义别论。就前五中有五举数。如前五种乐相违者对乐总辩。如前自利利他品中所说五乐。翻彼即为五种苦也。下翻乐别显。言因苦者翻前因乐为因苦也。言受苦者翻前受乐为受苦也。言乐对治者翻苦治乐。为乐治苦。不断受者翻上断受以为此中不断受苦。出家已下翻前无罪以为罪苦。无罪有四。一出家乐。所谓持戒。二远离乐。所谓初禅。三寂灭乐。二禅为首乃至非想。四菩提乐。谓无漏道。今言出家牒初出家乐。言远离者牒远离乐。言寂灭者牒寂灭乐。言菩提乐。对治非家。翻前出家。言欲界者翻前远离。和合受想翻前寂灭。言凡夫者翻前菩提。是名下结。又五苦者更随异义别说五苦。相别可知。此五已下总结成十前五十。下第三总结。   百一十苦下明修悲。缘彼悲生起悲始也。修习增长修之次也。成就满足悲行成也。   自下次明十八大苦显悲心大。于彼大苦缘十八苦生大悲者总以标举。就前所说百一十中重者偏观。故云于彼缘十八苦生大悲也。下别显之。云何征问。下列其名。前九是前五十五中增上重苦。后九是后五十五中增上重苦。故有十八。就前五十五苦之中门别有十。始从一种乃至十种。十中第一第五第十一向不举。第八第九各举二苦。余五门中各举一苦。故有九种。愚痴报者是第三中愚痴报苦。报苦深重所以偏举。言行苦者前第三中行苦门也。行苦深广是以偏举。究竟苦者前第四中终竟苦也。终竟长久故偏举之。前第五门五盖之苦今全不举。言因苦者前第六中初因苦也。因是苦本是故偏举。言生苦者前第七中初生苦也。自作苦者前第八中自作苦也。他逼迫苦他作善者合成一句。此亦是前第八门中他作苦也。恶戒苦者前第九中戒不具苦。恶见苦者此亦是前第九门中见不具苦。彼第十门略而不举。自下就后五十五中明余九苦。于中十门。十中第一第六第九一向不举。第四第十各举二苦。余五门中各举一苦。故有九种。本因苦者前第二中前因所起愚报苦也。言大苦者前第三门总为大苦。今通举之。地狱苦者是前第四一切门中地狱苦也。善起苦者亦是第四一切门中善起轮苦。一切性者是前第五恶行苦中五种恶行。今此通名一切性苦。烦恼业苦性是苦故。前第六门六种转生今略不举。无智苦者前第七门不随欲中。欲得智慧不乐愚痴恼苦生也。增长苦者前第八门违害苦中烦恼增苦。前第九门相续之苦今略不举。言受苦者前第十门一切种中第二受苦。鄙秽苦者此亦是前第十门中秽污苦也。   上来第二对境辩修。自下广明悲行差别。于中有五。一彰悲行差别不同。二出离下就处分别。三悲心前下显悲功能。四若人问下欢以显胜。五有四德下彰其修益。   就初段中有四举数。下别显之。前二一对修成分别。后二一对化益分别。缘生深细难知之苦而起悲者。对缘以显悲行深也。久远长养修习殷勤发悟生者。对因以显悲心原也。以久修故今对苦缘即便发悟起昔所修。名发悟生。后二益中初能舍乐。后能受苦。前舍乐中随其发悟入悲心者牒前起后。为令已下正能舍乐。为生离苦舍百千身重事能为况一身等。以重况轻显心能作。下明为物代受诸苦。苦是报法云何可代。正以菩萨在苦教化令彼出苦。故说为代。又复外苦鞭杖等事亦得代受。   自下第二就处分别。分别有二。一快净处。谓究竟地及如来地。名第十地以为究竟。二修成处。地前修处。地上成处。菩萨于此修习悲心。则为修习一切悲心。疾得悲者是修处也。于此修习对境辩修。则为修习一切悲者显修圆备。则能疾得显悲功能。初地已上为净悲地。地前所成去彼不遥故云疾得。入净心下是其成处。初显成相。非如已下简胜异劣。前中于生极亲想者舍离疏碍。言爱念者亲厚中深。自有是亲不必亲爱。慈母于子亲而深爱。菩萨如是故云爱念。欲为作者自有爱念。而于所作无心欲代。菩萨不尔。悉欲代作。不疲厌者自有能代不能常久。菩萨不尔。常能不厌。代受苦者。自有不厌乐事能为。苦则不堪。菩萨不尔。苦亦能代。言自在者自有能代。代心艰难。多用思惟方堪能代。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代苦心成任运能为故曰自在。就下简胜异劣之中。非如苦谛无间等者简大异小。小乘人中见谛无间见谛之始。依如成实。见道观空更无相隔故曰无间。若依毗昙。八忍八智相续无间。今同毗昙。举彼苦谛㝡初无间。乃至等取究竟无学。故云等也。菩萨异彼故曰非如。究竟深下辩小异大。   自下第三显其行能。悲心前行。略明悲心能为行首。行前先起故曰前行。观百一十下广明悲心发生诸行。于中初言观百一十苦修习悲者牒上悲心。下明起行。于内外物无少不舍依悲起施。无一律仪而不摄持依悲修戒。无一不益而不堪忍依悲习忍。无一精进而不勇猛依悲精进。无一禅定而不正受依悲修禅。无一智慧而不得入依悲生慧。   自下第四叹以显胜。于中有四。一独标人相。二起出诸行。三摄利广大。四纯善无过所以为胜。若人问佛应答悲是是初胜也。若人问佛假问起发。以何义故偏言问佛。寄佛酬答显胜决定。应答悲是假答显胜。以有悲故常能益物。故有悲者便是菩萨。彼一已下第二胜也。如上文中摄四为一。故云彼一如上说也。悲心起化㝡为殊胜。故云于诸㝡为无量。问曰前者摄四为一。更复对何为㝡无量。释言前虽摄四为一。于中非无主伴之别。悲心为主。余名为伴。以主望伴故言于诸㝡为无量。积聚已下第三胜也。摄无量果得报广也。善果可爱故名爱果。摄无量行成因广也。一向纯善无有罪过第四胜也。   自下第五明修利益。修有四德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自利。后一利他。自中初二是自分德。后一胜进。初言先得现法乐住是证功德。无量德具摄受增者是阿含德。胜进利他相显可知。   菩提分品第十七   菩提分品者。前供养品摄修方便。修成合道。道行差别名菩提分。广辩此义名菩提分品。   就此品中先定道体。然后释文。体者所谓信等十法。然此所说与彼地经有同有异。同用十法以为道体故名为同。异有两种。一有无不同。彼具说十。此但说六。略无信心悲慈及舍。何故无信。若说不异力性品中多修信解。何故不说悲之与慈。若说不异前供养品四无量心。故废不论。何不说舍。更说不异前布施品。是以不论。彼前诸品不欲明此信悲慈舍。今若更说不异于彼。为是不论。二前后不同。如地经中。不倦知论知世惭愧坚固修行。如是次第。彼说坚固犹此不动。今此文中先明惭愧。次说不动。自余不倦知论知世如说修行。次第同彼。何故不同。地经论中宣说不倦知论知世以为行体。是故先明。惭愧坚固如说修行摄护前行。是故后说。今此别是一种次第。惭愧离过是故先明。以离过故心得坚固不为缘动。由不动故心无疲厌求法不倦。以无厌故能知经论。知经论故善解时仪。能随世故便能依法如说修行。   次释其文。就惭愧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两名。言自性者惭愧体也。言依处者惭愧境也。下辩其相。就自性中初别解惭。次别释愧。又羞耻下总明惭愧殊胜之义。是名下结。就依处中有四举数。下别显之。若所应作不随建立而生羞者。有善不作生惭愧也。所不应作随顺建立而生羞者。有恶随作生惭愧也。此二一对。第三句者于己作恶随而覆藏故生惭愧。第四句者于己作善疑悔心起故生惭愧。此二一对。   就不动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其名。言自性者不动体也。言依处者不动境也。下广显之。就自性中初先对缘以明不动。后对因说。对缘有四。一烦恼不动。二众苦不动。三财利不动。四恐怖不动。虽遇此四。正修善法而不倾动。下对因中言自宽者。过习今成故能不动。性能思者。现思方便故能不动。是名下结。就依处中初牒举数。下别显之。五中初一自行。不动种种诸苦能速除灭是故不动。后四利他。于中前二化人离恶。众生造恶为受苦者化除恶行。伏异论者化除恶见。次下两句。化他成善为大众说化生正解翻上后句。演说胜法令受戒者化起善行翻上初句。此起行中说胜妙法化起作善。令受禁戒化修止善。   就无厌中初问举数。下广分别。五中前四自行不厌。后一利他。就前四中初二自分。性有力者过习今成故能不厌。数数修者现修纯熟故能不厌。后二胜进。初一始学。后一修成。就始学中方便所摄。修智善巧智方便能有所摄。名方便摄。精进勇猛行修增上。自观前后显前方便。自观前劣转以舍之。自观后胜转以求之。故曰方便。所修转胜显前精进。就后成中深利智者。久习智成明见善利故能不厌。思惟成者。现思明审故能不厌。下利他中深起悲心悲之深也。常等哀愍慈之广也。   就知论中初问起发。次广分别。于中四句。闻思修证。初至通利是其闻慧。于五明处从他所闻闻之始也。具足摄受闻之次也。诵习通利闻慧成也。从他下思。从他闻义修思方便。善能思者正是思体。知法下修。知法知义于法于义已受不忘起修方便。知法闻始。知义思始。于法不忘闻慧终成。于义不忘思慧终成。由此起修是故举之。未修渐增正是修也。闻思究竟对因结修。从前闻思起今修慧故云究竟。次第下证。次第成熟入证方便。修慧渐向名次第成。得喜净心正是证体。如是已下结叹显胜。   知世间中初问。后释。释中有三。一如世间知。二见上坐下如世间转。三如世转下双牒以结。初中复三。一知世间事。二知世集下知世间义。三于众生器世间下双牒以结。前中初知众生世间。后知器世。知众生中初总。次别。后总结之。菩萨于生如实了知是初总也。所谓下别。别中有二。一知众生生死出没。谓生老死。此没彼生如实了知是知没也。生死出离如实知者是知出也。二知众生浊世增时如实知者是知增也。离浊增时如实知者是知离也。谓五浊下出前所增明上所离。谓五举数。次列五名。命劫是苦。生浊是业。众生造恶人无善行名众生浊。余二烦恼。此等皆能浊乱净心故名为浊。下广释之。命浊可解。众生浊中初明众生不识恩义。下明无善行。于中有四。一无作善。二不畏下明无止善。此二据始。三不修施下明无作善。四不修斋下明无止善。此二据终。就初段中不修义理明其无解。不作所作明其无行。善是所作众生。第二段中明于今世恶业后世恶果不生怖畏。第三段中不修施者不能舍财。不作德者不起余善。第四段中不修斋者不修八斋。不持戒者不持其余七众戒也。是名下结。烦恼浊中增非法贪是贪烦恼。刀剑等施是瞋。烦恼刀剑施等是其身业。诤讼斗乱是其口业。此约外相以明内瞋。谄是谄垢。诳是诳垢。言妄语者寄言显诳。受邪是痴。及余恶者。谓无惭愧掉悔睡眠疑慢等也。是名下结。就见浊中言法坏者正法坏也。言法没者像法没也。像法起者显前法坏。正法坏故像法渐起。似像法故名为像法。邪法转生显前法没。像法没故邪法生也。是名下结。就劫浊中明内三劫以为劫浊。广说如经。上来别竟。是名已下总结知生。就器世中若成若坏如实知者略以标举。广说如经。   上来第一知世间事。自下第二知世间义。此即知于知觉世间。于中有八。前七方便知世间义。后一正观知第一义。前方便中初世间者是其苦果。世间集者是其集因。除世因果名世间灭。离世对治名世间道。此四观察世间体义。下观所起。世间味者世能生集。味犹爱也。世间患者世能生苦。世间离者经亦名出。此观世间能起于灭。离之与出灭之别称。此三所生。前七是其学观方便。第一义观是其道也。此观世义。眼及色下观察世间第一义谛。今就八事观第一义。言八事者。一名。二生。三姓。四食。五苦。六寿命。七久住。八寿限。今此略无寿限一门。就前七种观第一义。先就名字观第一义。后类余六。就观名中眼色四大名人建立人名。眼谓眼根。色谓色尘。是其造色为四大造。大与眼色不相舍离故名俱生。问曰根尘各别有六。今此何故偏举眼色。以在初故。余类可知。又问眼根眼俱四大有成人义。今可举之。彼外色尘色俱四大非成人法。何故举乎。虽不体成义故通举之。名士夫者。士夫犹是我人别称。向前所举眼色大等集成人体名士夫身。依此宰用说名为人。无第三下就之观理。初观实无。后观名有。无第三言我众生想明无我体。解有两义。一约根尘内外分别。眼根及彼造眼四大合以为一。色尘及彼造色四大复合为一。此二之外更无第三神我之体言是我众生等。余亦如是。是故经多皆就彼十二入法。内外推求。明无我人。二就内外分别。眼根为一。造眼四大复以为一。此二之外更无第三言是我是众生。无第三言我眼见色乃至识法。明无我用。既无我体。焉有第三言我见色乃至识法。此观理无。但言说数。言是长老。观唯名有。实无我故但言说数言是长老。长老犹是人之别称。如是生下将前类后。明皆无也。前知世间。次知其义。自下双结。于生世间器世间者牒上初段。八行观者牒前第二。八行总牒。世间义者别牒前七。第一义者别牒第八。是故名知总以结之。   上来第一如世间知。自下第二如世间转。于中有四。一随他所宜。二身口意虑而行下随自所宜。三为他亲下对前第一明化德具。四成八种贤圣语下对上第二明自众净。前中有四。一能随顺上中下人。二于诸亲下能随善友。三孤独下能随贫乞。四不以忧下能随疏人。就初段中先别。后通。就前别中先随上人。上坐胜德标别所随。上坐年高胜德尊下明随顺。言尊重者意业随顺。奉迎已下身业随顺。言问讯者口业随顺。次随中人年德等者标别所随。下明随顺。正言软语口业随顺。彼问菩萨正言酬对。菩萨问彼软言安慰。不起等慢意业随顺。略无身随。次随下人年德下者标别所随。下明随顺。于中有三。一心口将顺。二若见下所求不违。三不𠷣下睹劣不轻。就初段中劝称覆罪口业将顺。无善劝喻有德称叹有罪为覆不轻蔑彼意业将顺。第二段中见求财法不背面者。等施不偏不背此面。偏施于彼不颦欢喜和颜引接。第三段中不𠷣彼阙口业将顺。见他不轻意业将顺。地谓地唱。顿谓衰顿。上来别随。自下通随。若见一切上中下人举其所随。下明随顺。于中有三。一口业将顺。睹形先问知德叹善。二随宜下身业将顺。惠以财法。三不谄下意业将随。不谄对上实心敬上而不曲谄。不重不高对中人说。于彼中人不起等慢名不自重。不起大慢。谓己过彼名不自高。不大已下对下人说。于下人所不计年长而轻于彼名不自大。不计德胜而欺于彼名不以高。而自矜异。矜犹慢也。慢相外彰故云矜异。上来随顺上中下人。自下第二随顺亲善。于诸亲友标别所随。下明随顺。一切给与以财将顺。若病已下三业将顺。为善知识化令从善。离诸怨对不结怨恶。自下第三随顺贫乞。孤贫无归标别所随。为作依怙正明随顺。自下第四随顺疏人。不以忧苦加众生者身业将顺。因缘事下口业将顺。初离绮语。后离恶口。因缘事起如法戏笑是不绮也。他疑菩萨嫌恨因缘。或他众生忧恼事起。应以戏言将顺于彼故名应戏。宣说世俗如法喜事除彼疑恼名为如法。不说杂话故无非法。不以戏言形名他人明离恶口。乃至亲密亦不说者彰此过重。毕竟不为于他人下意业将顺。于中初明自不贱他。若为他下他恼不瞋。   上来第一随他所宜。自下第二随自所宜。身口意业虑而后行作事详审。先思后行故无罪过。离十四下为业善正。于中初明在家行业。常有惭下出家行业。在家行中初离邪业。现法乐下明离邪命。离邪业中观此文势似若初举离十四垢。谓隐覆下随别指斥。依长阿含则不如是。彼说远离十四垢业。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各各别异。何者是其离十四垢。如彼中说。离四结业。所谓杀盗邪淫妄语。不于四处作诸恶行。谓贪财痴怖。不依是等而起恶业。离六损财法。一者耽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迷妓乐。五恶友相得。六者懈惰。彼说六中各有六过。不可具论。此是十四离隐方者。如彼经说。罗悦城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积世相传于清旦时恒礼六方。令彼方神常护家业所作谐偶。值佛请问有是法不。佛答言有。但不同汝。相状如何。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亲友为北方。仆使为下方。沙门高德以为上方。如彼经说。己对六方。六方对己各有五事。不可具论。离四恶友者如彼经说。有四怨如亲应当觉知。一畏伏友。畏而伏之。实无亲意。二美言友。言顺意违。三敬顺友。心虽敬顺。然于所作善恶斯从无相谏止。四者恶友。恶事相伴。或同饮酒博戏淫逸及歌舞等。如彼经说。一一之中各复有四。不可具辩。摄四善友者如彼经说。四亲可亲之。一止非友。恶事相止。二慈愍友。苦事相怜。三利人友。乐事相与。四同事友。善事同修。如彼经说。一一之中各复有四。不可具论。准彼验此。此中应言离十四垢业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当应翻者不见彼经。谓隐覆等显前十四。故言误耳。如修多罗指经广显。指长阿含善生经也。下正命中先明菩萨资财具足。财物之属现能生乐。交能利人。是故名为现法乐义。所须不乏名钱财具。次明菩萨财具所由。来时勤力。得已守护。是故得彼钱财具足。下明菩萨求时如法。远离邪命。为诸工巧求如法也。不曲幻等离邪命也。身不曲谄。心不虚幻。口不欺诳。上来明其在家行业。下明出家。惭愧无罪明无重过。惭愧据心。无罪身口。威仪具下明离轻罪。仪具身口。重慎内心。   自下第三对上初段随他所宜明化德具。于中有三。一明成就信义无贪。二决断下口身善巧。三若为王下治化以法。就初段中为他亲厚受寄不侵负债不抵是有信也。分财无偏是有义也。若是真实依实与价是无贪也。第二段中句别有四。一口。二身。三口。四身。决断世事辩正机速。是第一句口业善巧。断辞显了故云辩也。言必当理故言正也。所决迅利名机速也。彼悉同是第二句身业善巧。随问能答是第三句重明口巧。为正事业是第四句重明身巧。第三段中初明为王治俗以法。于恶戒下诲道以律。   成就八下是第四段。对上第二明自行净。略明口净。成八总举。下别可知。   前如世知。次如世转。下双结之。成如是等如世间知牒上初段明世间解。如世间转牒前第二明世间行。是名知世。是总结也。   自下第六明如说行有十一门。一明四依。二四无碍。三菩提具。四明道品。五明谛观。六明止观。七明巧便。八陀罗尼。九明诸愿。十三三昧。第十一门明优檀那。法为行本故先明法。依法生解故次第二明四无碍。依解起行故次第三明菩提具。行熟成道故次第四明其道品。依道入谛故次第五明其谛观。谛观纯熟寂照无碍。故次第六明其止观。止观双修所为善巧。故次第七明其巧便。善巧修故得法总持。故次第八明陀罗尼。总持力故更能上求。故次第九明其愿心。由愿求故心能住法。故次第十明三三昧。心住法故见法实相。故第十一明优檀那。   就四依中文别有三。一辩其相。二如是成下对后无碍显依成就。三具足大师修慧知下就人彰德。前中初问。次释。后结。云何问也。释中应先解四依义然后释文。义如别章。文中第一明其依义。第二依法。第三依了义经。第四依智。前二明其摄法次第。义能成行故先依之。义谓理也。义藉诠显故次依法。法谓教也。后二明其起修次第。依前教法修习正解。故次第三依了义经。依前理义修习智行。故次第四明其依智。就依义中为义听法不为味者略以标举。下牒释之。为义牒前。若闻下释。若闻世间非巧便说。明其有义而无巧味。菩萨亦听就人明依。非巧便说亦是其味。菩萨亦听。云何不依。释言经说不依味者无义之味菩萨不依。非谓一向不依于味。次明依法。句别有二。一明依法不依于人。二牒以显得。前中初至知所应依是依法也。知说明闇是非通解。知所应依简是去非。正知所依不以上下明不依人。此乃不依四种大人所说之法。非唯舍人。复就人中非法之者菩萨不依。非谓一向不依于人。四大人者。谓一知法人。二多知法人。三若僧。四若佛。有人说言我所说法是其上坐智人所说。不得即受。亦不诽谤。三藏验之。是则宜受。非则弃舍。有人说言我所说法从某二三大德所闻。或言从僧。或言从佛。验之如前。今此说言不以上坐是一人也。不以多识是多人也。若佛若僧通前说四。不以此等人说故一向专依。下牒显得。如是牒辞。依止所应牒前依法。不依人者牒不依人。于真不动。显前文中依法得也。能自了知不由他者。显前不依四人得也。依了义中初明依了。后明不依不了。今此所说约对愚智明了不了。正智所说各有所显。斯名为了。愚心取法门别互违。悉是不了。依前了中。句别有二。一明依了不依不了。二牒以彰得。就初段中于如来所深信清净。一向信受如来所说。依了义者正明依了。深信取法言无隐覆故名为了。非不了者不依不了。舍离愚谤名非不了。下牒彰得。依了义经是牒前也。法律不坏是彰得也。解法不乖故不可坏。下明不了。句别有二。一明不了。二牒以显失。就初段中不了经者总以标举。种种门说应有疑问明不了相。如来所说随门各异名种种说。疑心不了名不决定。以不决故理多疑问故曰应有。下牒显失。于了义经作不决定是牒前也。法律可坏是显失也。执异互非故可破坏。就依智不依于识中。初辩其相。后牒显得。就初段中。得坚修慧是依智也。此乃菩萨自依己智而取诸法。不依他智。非以闻思识法义者明不依识。闻思二心见法不了。想识所摄。故名为识。下牒显得。用修慧知不以闻思是牒前也。闻说深义不起诽谤是显得也。是名四依释已总结。   上辩四依。如是成下对后无碍以显依成。如是成者牒前依行。说四无量显其义者。指后无碍显前成也。后四无碍知法广多故名无量。非慈悲等。彼四无量显此四依成就义也。良以就此依智之中分为后四。故得以彼显此成矣。   自下第三就人彰德。明此四依是佛所穷菩萨所解。初至方便明此四依佛所穷证。具足大师修慧所知一切四依。举佛所知四依法也。诸佛如来是世大师。师德圆备故云具足。四依之法是佛所了。故云大师所知四依。平等方便明佛穷证。穷其实性名为平等。又复齐知亦名平等。随相巧知称曰方便。菩萨于彼皆明达者。明前四依菩萨解也。   自下第二明四无碍。先问。后释。释中有三。一辩其相。二明无碍所知宽广。三明此四摄智周尽。就初段中应先广释四无碍义。义如别章。文中初言于法章句修慧知者。知诸教法为法无碍。一切法相如实知二谛义自相同相为义无碍。一切法名修慧知者。知诸法名名辞无碍。一切种别修慧知者。辞中异知种种分别随物心乐。名乐无碍。此等就前依智之中随义分四。是故皆言修慧所知。如是四下明四无碍所知宽广。如是无碍得五无量总以标举。五中异知故名无量。知之善巧称曰方便。下别显之。阴者五阴。界谓十八界。入谓十二入。十二因缘名为缘起。因果是非名处非处。于此五中皆巧知也。此四行下明四无碍摄智周尽。初顺。后反。于一切法能自觉者自行具也。为他显者利他具也。此前顺解。下反释之。除之更无能自觉者。四无碍外无自利法。况余显示无利他法。   自下第三明菩提具。先问。后释。释中初举。次列两名。后指前说。下辩优劣。   地持论义记卷第四(之上) 卍新续藏第 39 册 No. 0704 地持论义记   地持论义记卷第五(之下)   隋净影寺沙门释 慧远 述   上来第四广辩其相。自下第五辩明诸住修成分齐。于中有二。一明诸住成就差别。二明诸住修成分齐展转上德前地所无。是初段也。前十二住行德渐增名为展转。后德过前名上功德。前不及后名前地无。彼一一下第二段也。于中初言彼一一住。若中上根亿百千劫多有成就。软不在数。   就种性中十二住德明成分齐。菩萨于彼一一住中普摄一切诸地功德。然种性前根有利钝。成有迟速。种性已上根性齐等。成无早晚。故从外凡修十二住入种性时。中上根者一一住中亿百千劫多有成就。软根迟晚故不在数。彼一切住要经已下。   就种性上乃至法云十二住位明成分齐。于中有二。一明诸住修成分齐。二劫有二下明劫大小有过不过。就初段中。彼一切住要三僧祗总以标举。阿僧祗者是外国语。此翻名为不可数也。劫者乃是时之别称。下别显之。初阿僧祗解行住过明所出处。得欢喜下明所到处。得欢喜者所到始也。五行胜进所到终也。二地持戒。三地习定。四五六地习修智慧。慧中有三。通前五也。第二僧祗欢喜住过乃至有开所出处也。得无开下所到处也。得无开发所到之始。此即决定净心菩萨会名以显。下地品中此无开发名决定地。故今会之。此即是彼决定地也。决定胜进所到终也。彼无碍住名决定胜。第三阿僧祗无开发住及无碍过所出处也。到最上住所到处也。第二段中。初明时劫有大有小。后明诸住有过不过。前明劫中有二举数。具应有三。谓小中大。今据两边但言二也。下列其名。一日等无量名僧祇者。数日无量名曰僧祗。月时岁数类亦如是。春秋夏等名为时节。是中应有中劫无量名阿僧祗。谓贤劫等。故下文言。菩萨精进能转中劫不能转大。几许时分名为中劫。如龙树说。四千里城满中芥子木概令平。百年去一。彼芥子尽。劫犹不尽。又四千里石。天衣六铢。百年一拂。拂彼石尽。劫犹不尽。数此无量名中僧祇。但此中劫经论多说。相显易知。故废不论。二大劫无量名僧祇者。准依杂心。从初火劫终至风劫。是中合有六十四劫名一大劫。六十四者。八七火劫。一七水劫加一风劫。是故通合有六十四。亦可中劫数至僧祗合为大劫。此解者好。与摄论同。事相难知。未可辄定。数此大劫至于无量名大僧祇。   下明诸住有过不过。于中有二。一将大对小明过不过。二将大对中明转不转。就初段中。岁数僧祇是前僧祇。菩萨过者岁数短故。初僧祗满到欢喜时。已过无量阿僧祇劫。不唯止三是故言过。后三僧祗无有过者是言稍隐。若具应言彼后大劫三阿僧祗无有过者。前二劫中大劫在后。彼后大劫三阿僧祗。一切诸住无有能过。尚不过三。焉能过多。下以大劫约对中劫明转不转。言上精进能转中劫不转大者。勤行超时转多为少故名为转。如贤劫等时非大长。故上精进堪能转之。大劫时久设上精进不能转也。何者精进能转中劫。如经中说。释迦牟尼超越九劫十二劫等。云何超九复言十二。释迦过去先三僧祗修习诸度。次于百劫修相好业。然后成佛。三僧祗中勤精进故超越三劫。至百劫中初值弗沙佛七日专叹。复超九劫。是故就后说超九劫。通超前三说超十二。小乘法中言此是实。大乘法中言此是化。论其实行。种性已上根行齐等无有超劫。但随众生根熟早晚成有前后。   自下第六辩明诸住离障分齐。言十二住烦恼智障染污断者总以标举。下别显之。   先就烦恼明断分齐。言彼三住烦恼断者。总明烦恼断之处也。此说欢喜无开最上为三住矣。诸住皆断。此三是其分齐过处。故偏言耳。下别显之。言欢喜住恶趣烦恼增上中分一切不行者。四住惑中。中上二品能发恶业受恶趣报。是故说为恶趣烦恼。至欢喜时一切尽也。言无开发无生忍净烦恼染污一切不行者。至八地时四住下品皆不行也。爱佛之贪至此尽故。言最上住一切烦恼习使障断入如来者。四住习气十地尽也。   下就智障明断分齐。先辩障相。后明断处。就辩障中有三举数。皮等别名。法身之体有皮肤骨。地前如皮。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法身如肤。八地已上法身如骨。无明住地有粗中细。粗品无明在皮为患名为皮障。中品无明在肤为患名为肤障。微细无明在骨为患名为骨障。亦可说障为皮肤骨。障彼如来法身之体。下明断处。于中初先粗约三位以明断处。后细论之。粗中先别。欢喜断皮。无开断肤。如来断骨。问曰向前烦恼障中。八地已上但断习气。今智障中何不说习。释言四住极细是习。无明细者方是正地。故不论习。又问烦恼习尽十地。何故智障微细之者至佛方断。四住粗惑易断先尽。无明根本难断后除。是故不类。于此下结。余住随下就实细论。据实以论。余种性等随次渐断。分分皆成真实严行。   自下第七明十三住所净差别。如是十三有十一净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应有十三。四五六地慧行同故合为见净。故有十一。第十二住随一切种一切智者随佛智也。余皆可解。   自下第八明十三住所摄差别。前功德品八法摄者牒前起后。菩萨藏摄定其说处。此十三摄就处辩摄。十三住中修成故八名十三摄。下别显之。第一第二信心生者。信通种性解行住也。言解行住得闻思者。闻思独在解行地也。理实遍通。今对出世修成行德。故说闻思在于解行。言第三住得净心者初地始也。不坏信成名得净心。及初修者。初地满心修二地行名初修也。第四乃至有间无相修慧广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行渐广也。第十十一及第十二修慧所摄修果成者。八地已去所有行德由前修起名修所摄。行报纯熟名修果成。如来出离是其第八。   自下第九以大类小。声闻住法亦有十二总以标举。如菩萨者以大类小。下别显之。初言声闻种性住者。谓燸顶忍名为谛观。得圣人分名声闻性。第二入正未越次取证方便者。戒经说为世第一法名为入正未取证也。与彼苦忍因缘谛理名为入正。等智相续次第未断名未越次。未得圣道名未取证。进趣向圣名方便住。第三越次取证住者。戒经说为苦忍等心。等智心断名为越次。现获圣道名取证住。得不坏净未圣戒转上漏尽者。谓须陀果成就四种不坏净故名不坏净。不坏净义论释不同。若依成实成就四信。信佛法僧及与信戒名为四净。若依毗昙。前三是信。信佛法僧。后一是戒。通说以为四不坏净。故彼论言。前三心净。后一是其四大净也。彼须陀洹得四净已。未依圣戒进断修惑。名未圣戒。转上漏尽。依增上戒。增上意学出生住者。谓斯陀向依前圣戒进修胜定。名增上意出生住也。于彼欲界九品惑中前五净粗。制意住缘则能离之。故说为意。六七及八得真谛智增上慧者。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此之三人同名慧住。良以欲界九品惑中。后之四品微细难觉。明智观察方能断除。故说为慧。次下三种是罗汉向。言观察生无相三昧方便住者。谓从初禅至无所有对治行也。观察初禅至无所有生起厌离心。名观察生。得上禅定离下过相。名无相三昧。渐起上升名方便住。究竟无相。谓身证那含人灭尽定也。九次第定中此灭尽定离相最极。故名究竟无相三昧。解脱觉处。谓非想地对治行也。无漏智慧方能对治非想烦恼。是故名为解脱觉处。言一切种阿罗汉住者无学果也。罗汉众多总摄为一。名一切种阿罗汉住。   论本第十   ○生品第一   持毕竟方便处生品第一者。三持之中前二已竟。自下第三明其所成。行德不同为毕竟持。三中之极名持毕竟。所辩持法能为行本名方便处。亦可此是因分行德名方便处。上来自利。下明利他。利他之始受生随物故名为生。广辩生义名为生品。   就此持中品别有五。此品建始故云第一。此品有四。一者总以标举略叹。二列其名。三释。四结。   就初总中有五举数。言一切住一切行者叹其行广。此生遍在十二住中。备摄一切生行周尽。名一切住一切行也。无罪安乐一切生者叹其行能。善法利生称曰无罪。净果益物名为安乐。   次列其名。此五通则一一地中皆悉圆具。随相分别。前三地前。后二地上。良以菩萨一一住中皆悉具摄十二住德。故此五生随所在处。三恒地前。二恒地上。菩萨受生能除烦恼故名息苦。同形摄物令其离恶名随类生。地前菩萨用自善业受八胜。报名为胜生。初地已上十王胜报。名增上生。十地菩萨于最后身示得佛道。名最后生。   下释其相。解息苦中初息现苦。邪见生下教断恶因息其后苦。息现苦中愿力自在息苦因也。下正息苦。初明菩萨于三劫时能息物苦。系缚已下明于余时能息物苦。息后苦中邪见恶行生所为也。愿力自在受生因也。生彼天处正明生也。断彼邪下生所益也。如是已下辩生多少。是名下结。   解随类中愿力自在随类因也。神通之力名为自在。于种种生天龙鬼等所随类也。迭相恼下生所为也。相恼有苦。邪见恶行有恶因也。悉生其中随类生也。为其导下随类益也。为其导首引令入正。化前外道令离邪见恶不善也。彼所作下明前天等不相恼也。彼作不为彼不修者。菩萨为之身业化也。又以善下口业化也。如是已下辩生多少。是名下结。   解胜生中。以性生者正论生体。地前菩萨以己世间自性善业受生随物名性受生。胜世寿等显其生胜。如自他利指前广显。如是已下辩生多少。是名下结。增上生中。净心乃至最上住者受生分齐。在所受下正明生也。未过已下重牒以结。最后生中。最上菩萨受生分齐。受生调业。菩提众具受生因也。修业利他众具自利。生刹利等正明生也。得菩提等生所起也。是名下结。   过去已下结叹显胜。   ○摄品第二   言摄品者。前品之中受生随物因生摄化。故名为摄。广辩斯义故云摄品。   就此品中。初明摄行。后明摄时。有十二难。菩萨修治于难不退。前中有四。一总举叹胜。二列其名。三释。四结。   就初总中。言一切住一切行者。叹其行广。此摄遍在十二住中。统收一切摄众生行。名一切住一切行也。等摄生者叹其行能。有六举数。   次列其名。六中前三就行分别。后之三种约时分别。等以乐具齐摄众生故云顿摄。居尊摄物名增上摄。财法摄取名为取摄。软根迟熟名为久摄。中根近熟名不久摄。上根现熟得益之终名为后摄。   次广释之。解顿摄中。于一切生作父母想所化顿也。以一切乐乐具顿也。是名下结。   解增上中初为家主。第二为王。第三为父。前为主中。初摄父母及诸尊重劝修善者善法益也。随时供养知恩报恩乐事益也。次摄妻子及余眷属。于中有五。一慈爱瞻视。二所作教示。三有犯堪忍。四疾病为治。五随力劝善。下摄奴婢及余作使。就为王中。句别有四。一治民以正。二惠以财法。三守境不侵。四化修善行。就为父中。于他无偏况自眷属而不平者内心不偏。言常柔下口言将顺。言常柔软不恶口也。真实不虚不妄语也。一切杀下身不恼害。   解取摄中。二缘等摄总以标举。次别。后结。别中初门是其财摄。第二法摄。法摄有四。初教正义以法益者总明法摄。二拔恶下别明法摄。三以如是下总结法摄。四不一切下明其摄仪。初总可知。第二别中初摄下人。于等已下摄取中上。就摄下中差别有三。一明教化。二有犯罪下明其教诫。三于下念下明其教授。前教化中差别有五。一明教化邪见众生。拔恶邪见正明化邪。下明化仪。等心摄者于人不偏。不为法悭于法不吝。不作师拳身无懈怠。不于彼下心无异求。二彼乐修下明其教化乐善众生。乐修不止为增福故。三未解下明其教化求解众生。未解令起已解令增。四疑为决者明其教化疑惑众生。五悔令觉下明其教化悔善众生。悔者令觉随时说义口业化也。令知悔心有败善过故曰令觉。化令正故为说义。同其苦乐身业化也。心无增减意业化也。就教诫中。有犯罪者标其所摄。下明摄相。等心教诫意业不偏。有呵有赞口言诫劝。疾病已下身业将顺。就教授中。初于下念下精进等不起轻想。不忽始善。随宜已下量宜授法。谓五度等。随时已下应时教示能忍疲恼。谓应止时教以修止。举时教举。如是等也。上来摄下。下摄中上。于等于胜标别所摄。下明摄相。修胜供养以财将顺。修习悲中以法摄取。问曰此等齐己及胜。云何能得以法摄乎。释言余事虽等虽胜。有不及处故得摄之。于中有四。一内心悲念。二自离掉动成就四正令彼同习。三身口将顺。和颜身也。先语口也。四自修善业不为放逸令彼同修。上来第二别明法摄。三以如是下释已总结。四不一切下明其摄仪。不一切取离于大过。亦非不取离于不及。亦不趣尔离于非时。是名取摄。   第三总结。后三可知。是名六下大段第四结叹显胜上来六种正明摄行。下明修治于难不退。于中先举十二种难。下修九治于难不退。先别。后结。不观轻重为方便者对上初难。谓观众生根性优劣方便摄化。非直观于现犯轻重为方便也。或察于人而行悲者对前第六。由善观察所化人故悲念利益。或勇方便为造缘者对前第八。以有勇猛方便之力。为诸众生在生死中造生死缘而教化故。知生死过不舍生死。亦可勇猛方便之力。为诸众生在生死中造出世缘。故不舍之。或修正愿对前第九。以修愿故未得净心。于临终时不失正念。或净信心对前第十。以净信故未得净心。极所爱重众生来求而为惠施。或专思惟观察不倦对前第五。以思惟故虽复生于放逸人天。而其内心初无放逸。或时柔软对前第二。以柔软故离苦方便调伏众生。自护烦恼不生瞋忿。或时行舍或时精进对前第七及第十一。不化名舍。化名精进。以此二故。于彼第七愚痴谄曲支节残毁若教若舍。亦以此二。于第十一种种心解若作若舍。或方便者对前第四及第十二。以方便故。彼第三句。财物虽少于多求者量宜而与。亦以方便。彼第四句。虽复一身于多求者量宜同事。又以方便。彼第十二。虽不放逸而随众生不断烦恼亦贪瞋等。   如是已下总结治能。   ○地品第三   言地品者。前明摄化众生化德成就。堪能出生故名为地。广辩地行故云地品。   此品有五。一牒前住就以明地。二就人略分。三列其名。四略辩相。五广解释。如上十三次第为七是初段也。六是菩萨一见共地第二段也。种性解行乃至毕竟第三列名。种性住名种性地下第四略辩。前四可解。言无开发名决定者不动地也。于三决定是初定者。八九十地通名决定。八地即是初决定也。无碍名为决定行者。谓第九地依前转增名决定行。最上如来名毕竟者。第十法云学中穷满。故与如来同为毕竟。盖乃且就一门言耳。若又余门因果别分不可一类。自下第五广释其相。如来后说举果指后。下但释因。因中种性备如上辩。不复须论。今此但释解行已上。   就解行中初问起发。次释。后结。入欢喜住云何离者是初问也。释中有三。一明治行。二明治愿。三明愿行。能断恶趣入欢喜地。就前行中。依世俗禅修菩提分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初明利他。后明自利。利他有四。一于苦生修习悲心。二为众生久处恶道学菩提故。三堪忍为生作除苦因。四一切生三恶道业愿悉代受。业果自当。何由可代。此如上释。菩萨在中化生令出故曰代受。此前利他。毕竟修行一切善者是自利也。上来明行。修正愿者第二愿也。自下第三明中行愿。能断恶趣以世俗善牒前行也。言正愿者牒前愿也。恶道烦恼染污受身不久断者恶果断也。转恶道身恶业不行恶因断也。是名下结。   前住品下明初地上诸地体也。前住品说信等十法牒前起后。于此地净牒上所说。就处以指。就初以论。此初地净通则于此出世间中一切地净。故下文言净一切地。下释其相。先开三门。次释。后结。言三门者对治为一。就其修分明能治也。所治为二。就其成分明所治也。次第为三。明此十行相因起也。下次释之。云何对治牒问初门。下辩其相。放逸不受违信菩提反立障对。良以放逸不受戒故乐着世间。不能观察菩提福利。不见利故不能信乐。故违正信。是故已下反障显治。次三可知。第五门中多求众具违不倦者反立障对。以于众生求利养故妨修出道。故违不倦。余悉可知。第二门中如是十种所治略二总以标举。次列两名。通皆是心齐是方便。于中别分。前三是其行方便心。未正造缘故名心净。后七造缘。正修行故名方便净。下辩可知。云何次第牒问第三。下释可知。如是十行净一切地总以结之。以此十种十地体故通净一切。   ○行品第四   言行品者。上来自分。下明胜进。就胜进中先因后果。广辩因行故云行品。此中有二。一就行德以分四种。二就行益以开四别。前中有五。一总标举。二列其名。三释。四结。五重分别。   从解行住乃至最上略说有四。是初总也。   第二名中。初三自利。波罗蜜者是其行体。菩提分者行熟成道。言神力者道熟起用。下一利他。   自下释之。解初门中先列其名。前六如上。但列后四。下释其相。前六如上。但解后四。两番释之。初就行门以分四别。如前十二为方便者。如前菩提分品说也。如前五愿名为愿者。亦如菩提分品说也。彼中具明五愿十愿。就初以举故偏说五。十力方便是名力者。如力性品辩明菩萨十力种性。今此说为力波罗蜜。言一切法部分智故是名智者。谓随世法差别而知是名智也。下举般若对以显别。知真谛者说为般若。知世谛者说之为智。下据修义以彰四异。言无量智。名巧便者。修诸行时无量巧智名方便也。求增进智故名愿者。修诸行时求胜之慧斯名愿也。魔道不坏故名力者。修诸行时坚固不坏斯名力也。言智开觉名为智者。修诸行时善巧修法名智开觉。说此以为智波罗蜜。第二门中如前所说三十七品四求四知名菩提者。菩提分品说三十七。真实义品说四求知。指彼说也。如前六通是名力者。如力品说。前说调伏。调伏方便名成熟者。前功德品说五无量。指彼说也如是四行摄一切者。第四总结。   自下第五重复。分别。但释第一波罗蜜义。于中有三。一三义释名。二三门辩相。三三学摄取。波罗蜜者此名为度。今此文中三义释之。于中先释。后牒以结。三阿僧祇长夜修者是时度也。自性净者是其自性清净度也。胜余世间声闻缘觉摄大菩提是果度也。下牒结之。施等十法举其行体。言时度者牒前第一三阿僧祗长夜修也。明此施等度三僧祗方始成满。故曰时度。自性受者牒前第二自性净也。十波罗蜜能除妄想契穷实义。故名自性清净度也。言过度者牒前第三摄菩提果。明此十种能到大果故名果度。是故下结。次辩其相。诸波罗蜜建立有三总以标举。次列其名。下辩其相。就对治中先举六弊。六度已下翻障显治。随其障别对始名异。名随所应。余波罗蜜六所摄者。举本摄末。释防外难。向有十度。今此何故但说六治。以后四种前六摄故。摄相云何。依如相续解脱经中行别相摄。方便波罗蜜是前三伴。愿波罗蜜是精进伴。力波罗蜜是禅定伴。智波罗蜜是般若伴。若依地经。后之四种通伴前六。于前六中善巧摄取名为方便。上上增进说之为愿。魔法不动说以为力。差别异知说名为智。以前摄故不别论治。是名下结。因起可知。次明报果。施果有二。一外。二内。外得大财。内得寿命色力安辩五种果也。由施衣食令他得命乃至得辩。是故还得如是果也。余之五行各得一果相显可知。是名报果总以结之。下以学摄。彼四众具眷属无尽是戒学者。六中前四同为戒也。摄门有二。一分性摄。唯一戒度是其戒学。二相摄门。施戒忍进俱名戒学。言众具者。施为戒因故名众具。言自性者。尸罗正是戒学体也。言眷属者。忍能护戒。是故说忍为戒眷属。言无尽者。由精进故持戒不息。故名无尽。依如相续解脱经中。别分精进不入三中。各随一义宁可一定。禅是意者。禅波罗蜜是定学也。定心内净故名为意。般若是慧。此三下结。   前就行德以分四行。下就行益以别四种。有四举数。次列四名。自利利他各有始终。故合有四。如是下结。   ○建立品第五   建立品者。上来明因。此品明果。果德成办堪任建立利众生事。故名建立。此品有三。一牒前起后。二广辩释。第三是名如来住下随别结之。   初言十三如来住者。前住品中言第十三如来住者建立品说。故今牒之。究竟地者。前七地中说究竟地建立品说。故今牒之。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法者。于前无上菩提品中。言百四十不共佛法建立品说。故今牒之。三十二下列名可知。此等牒前以起后也。今此品中为辩建立相同前门。故牒起后。   下广释之。文别有二。一明建立如来自德。二十方界利益众生为九事下明其建立化他之德。前中有四。一广辩释百四十法。第二是名百四十下释已总结。三一切相好后身得下明其成处。四究竟地与如来地何差别下辩因异果。前中相好色相同故一处释之。于中有四。一明其果。二造种种下明相好因。三略说诸相为软中下重就前果明其通别优劣之义。四相好善业三无量下重就前因明三无量能得相好。   就初段中先明相好。表德名相。顺情曰好。其辩可知。下明得处。于中四句。一对地前相好之因明得报处。初地始得。至佛乃净。二余四下乘明余德成就处所。胜者后得。劣者前得。三从净心下对初地上相好之因明得报处。谓从净心起相好因。次第渐胜。于诸地中一切相好渐次生也。四又种种下明相好因。有近有远。得果不同。   上来明果。自下第二明相好因。于中有二。一明因体。二种性地种子处下明因成处。就因体中初就行业以明其因。复次在家出家已下据修说因。前中初明差别之因。三十二相无差别下明无差因。如是下结。差别因中造种种业得种种报世尊教化力故说者总以标举。何以故下问答辨释。自有一因能生多果。世尊何故说种种业得种种报。问意如是。下释之中初至令得相好报来明说所以。众生闻下明说之益。如修多罗下举经所说辩种种业。一切经中说相好处皆名相好修多罗也。下辩可知。无差别中初明相好无差别因皆由持戒。何以故下问答辩释。差别之因得差别果理数应然。今何故言唯持戒得。下释可知。相好一报云何说言种种因得。复言唯一持戒因得。因有二种。一者生因。如世生母。二长养因。如世养母。种种因者是长因也。持戒因者是生因也。如是广下总以结之。于中但结差别之因。自下据修以说因中。初明通因。次明别因。后总结之。前明四修是其通因。以此四修通修诸行故曰通也。无忿以下是其别因。随行别修故曰别也。别中八句。相显可知。是名下结。但结前通不结后别。上来第一正明因体。下明成处。言种性地种子处者明其种子初成处也。言解行地修方便者因增长处。净心地得余渐胜者明其因成生果处也。从种种业至此第二明相好因。   此略说下是第三段重就前果。明其通别优劣之义。先明通别。略说诸相为软中上余一切法皆大人相者辩相通别。凡夫为软。二乘为中。大乘为上。通为如是软中上人。是故但说三十二相。若多说相。中下绝分不能趣求。若简中下唯为上人。一切佛法皆大人相。故华严经相海品中。宣说如来一一支节无量相也。此及余下明好通别。但释通义略不论别。谓此所说三十二相及余佛法通皆名好。下明优劣。谓十地已还一切众生福德积聚觌佛一毛。余皆可知。   复次善业三无量下是第四段。重就前因明三无量能生相好。   就四净中初牒前门。次列其名。要摄唯二。谓身与心。前二身净。后二心净。身中初一正明身净。后一用时境中净也。心中初一功德心净。后一明其智慧心净。下释其相。解身净中。烦恼习身舍离无余得最上身真身净也。生灭自在应身净也。境界净中。种种现化身现化也。及所言说口言说也。一切境界自在无碍总明于前二种境中得自在也。解心净中。烦恼悉离心体净也。善根成者心法净也。解智净中。舍离一切无明秽污除性无明证智净也。一切所知无碍自在除事无知教智净也。证智净故具一切智。教智净故具一切种。   就十力中文别有三。一牒以列名。二依经辩释。三力有七下论主自以七门分别。就初门中十力牒前。处等列名。力义如别章。此应具论。今且释名。处非处者。因果相当名为是处。因果相违名为非处。然此力中通知一切。但知因果教化中胜。是故偏说照此名智。力如后释。一堪能名力。能利生故。二强盛名力。自德坚强魔不坏故。自业力者。善恶等因果家自业。简异性因自在天等。故说为自。然此力中通知烦恼及苦乐等四法受义。以业为主但云业力。禅脱三昧正受力者。禅谓四禅。脱谓八脱。言三昧者谓三三昧。自余一切通名正受。于此禅等能入能知故名为力。诸根力者。信进念等过习今成。能生曰根。是根之中离合不定。合之唯一。或分为二。谓利与钝。故成实云。钝根有边所谓蛇奴。利根有边所谓诸佛。是以说之。中根无边是故不说。或开为三。谓软中上。如下文说。然就根中通知一切善恶等根。今欲依善化授以道故偏说之。种种解者亦名欲力。亦名悕望。知物信解故名解力。知解起欲名为欲力。欲心悕求故名悕望。种种界者。亦名性力。亦名使力。习欲不改故名为性。性别名界。恶性随人目之为使。知此名力。至处道者。苦乐等报名所至处。善恶等因能到彼处名至处道。知处及道是故名为至处道力。此力所知与处非处有何差别。如论中释。前处非处总知因果。今此别知。是因能到彼果。别知是果从彼因生。宿命力者。谢往名宿。相续名命。此力通知过去世中八事六行。命在其后。据后以彰偏云宿命。生死力者。经中亦名天眼力也。若言天眼就初为名。禅名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依此天眼照用自在名天眼力。生死智者就后立称。随眼取见现在众生。知其未来死此生彼名生死智。理实此力通知未来八种事等。为欲令人知过生猒。故说生死。漏尽力者释有两义。一就能以名。无学圣智能尽诸漏名漏尽力。二从境立目。三乘圣人结患斯亡名为漏尽。知尽名力。下依力经辩释其相。此如十力修多罗者牒以总指。一切诸经说十力处通名十力修多罗也。亦可别指。下广释之。初释力中经有十句。一者如来。二处非处。三如实知。四者是力。五者成就。六者胜妙。七者安隐。八者自知。九能转梵轮。十能狮子吼。今此论家初依十句次第释之。自安已下随义分别。初言所说不乖如者释如来也。斯乃寄言以显内德。由智证如发言不乖。以智难彰。寄言显之。是故下结。故名多陀阿伽驮者。是中国语。此名如来。净不净下释第二句。净不净果依差别因。名是处者。乐果名净。苦果不净。净依善因。不净依恶。各依别因。有四道理故名是处。净不净果差别因违名非处者。如说乐果从恶因生。苦由善得。违正因果故名相违。无此道理说为非处。离增上下释第三句。离增上慢名如实者略释经中如实知也。增上慢者实不知法妄谓己知。不名如实。佛离慢故如法实知名如实知。小乘法中宣说十智以为力体。今大乘中说如实智为力体也。如前说下转释离慢。相显可知。堪能已下释第四句。能一切种利众生者。此就利他堪能名力。一切魔怨舍离胜者。此就自利强盛名力。是名下结。修习摄下释第五句。修习摄受力体成也。随欲自在力用成也。是名下结。涅槃名胜释第六句。此名果满。八圣名安释第七句。此彰因圆。自知所得名自知者释第八句。对后两句。名前涅槃及与八道为自知也。以哀愍下释第九句。以哀愍心为人广说是名转者。此释转也。何以故下释梵轮义。何故问也。何故所转名为梵轮。下释其相。梵名为净。净有二种。一者自净。二者净他。从初乃至清凉真实是自净也。生死因果恼乱非一故名种种。清净寂灭谓因亡也。清凉真实谓果丧也。初转已下是净他也。是名下结。得最上下释第十句。得最上教所吼法也。从过去佛所闻正法名最上教。摄无上师能吼德也。善集师德名摄大师。说自所得正明吼也。破异道者吼势力也。于异不怯能吼心也。一切诸论胜妙无上所吼胜也。明佛所有一切言论于诸道中最胜无上。为四众说吼所益也。是名下结。   上来第一依经释竟。自下第二随义分别。于中有二。一自安安他二门分别。略说自安前八句也。略说安他后二句也。彼我俱安双结前德。开发显示教授说者结其说相。明佛于彼十力经中开发显示是二功德。教授众生为众宣说。二得义方便二门分别。略说得义前八句也。自成胜益故名得义。得方便者后二句也。由转梵轮。由狮子吼。令他众生得智得断。与他所得为方便故名得方便。此总标举。下释其相。人天所求悉于我得。总释后二令他得智。是名下结。如病差下别释后二令他得断。前转梵轮令爱行者除爱得断。后师子吼令见行者除见得断。转梵轮中如病得差除恼安隐自患尽也。举其自尽明能尽他。复为人治令他得断。是名下结。师子吼中令妄邪师得诸对治诸病差者。令六师等皆得正治见患亡也。是名下结。解业力中初释经文。后牒以结。经中七门次第释之。一知三世业。二以行分下知身业等。三复有四下知四法受。先知。次说。后总结之。知中初总。现在未来苦乐通别说为四受。起受善恶说为四法。下辩其相。略举初门。余三指前。次说可知。下结是名处方便者。苦乐等报说以为处。安不安等名为方便。四若众生数知起业人。五以非众生知业境界。境中该通生及非生。文中略故但云非生。是名众生。结前若生起业人也。略不结后非众生数为境界矣。六善所作是名因者明知业因。是文颠倒而复不足。若正应言所作善根。若具应言所作善根所作不善是名因也。七爱不爱下明知业果。乐果可爱苦不可爱。祸者即是不爱苦也。福者即是可爱乐也。下牒结之。一切时者牒前第一三世业也。一切行者。牒前第二身口意业。一切处者牒上第三四法受也。一切法者牒前第四若众生数。一切境者牒上第五以非生数为境界也。一切因者牒前第六善根所作。一切祸福牒前第七爱与不爱祸福果也。如是一切如来悉知总结知也。就定力中四禅八解脱释禅解脱。于禅已下就佛明力。于中有二。一明如来自得禅定出入自在名为定力。二复次下令他得定故名定力。自中有四。一略辩释。于禅解脱心自在者定体自在。彼彼悉成定用自在。是名下结。二引说证成。如世尊三昧正受证证如来定体自在。如其正受光照梵下证明如来定用自在。阿含经说。如来有时为化梵众往彼天上。身放胜光。口宣妙法。诸梵见光闻其所说不睹其形。故今引之。三以是义下就彼所引结成此义。以是如来三昧正受光照梵天妙音说法。令诸梵众但闻其声不见形故。如来入共世间三昧能速成办入共世间。不共世间像类三昧是佛定体。所入是其世俗净定名共世间。精妙过世故曰不共。良以所入仿像世定。是故名为像类三昧。能速成办佛定用也。四于禅下牒此结彼。牒此释文。结成十力修多罗中所说定力。于禅解脱心得自在牒初段中定体自在。随意悉成牒初段中定用自在。具斯两种。是故经中说禅解脱三昧等力。   上来第一明佛自得。自下第二能令他得。于中有三。一明众生于诸禅等具二烦恼不能得定。一者未修烦恼障故令不得修。二者已得自地结缚不能精进。二如来下明佛巧化令其得禅。先明如来三业巧化。后明化益。初以种种世俗言者口业化也。随其法类言音各异故云种种。随其色像身业化也。谓随众生色像不同为现身也。随所应者意业化也。观物心性量其所宜名随所应。下明化益。令得善者对前第一。未修之者令得禅也。所得非一故云禅等。修慧满者对前第二。已得之者令胜进也。言离恼者化前第一令得禅故离烦恼也。言清净者化前第二令满足故究竟净也。三若得下牒以结之。言若得者牒初段中第二已得违胜进也。言未得者牒初段中第一未修令不得也。言若劣者牒第二中令得禅也。言若胜者牒第二中修慧满也。悉如实下总结知也。   就根力中。向成信等𤏙中上者。信等五根依前定成。牒前起后故曰向成。信等五根。前列名中但云利钝。今说有三。𤏙中上也。   就解力中。从他生信及自思惟知欲因也。𤏙中上欲知欲体也。是名下结。就初以结故云解力。   就性力中种种性总以标举。次别显之。三乘净性。贪等染性。八万四千文中不数。贤劫经中辩明八万四千法门。今应翻彼为八万四千烦恼性也。下总结之。   至处道中。初就净法明至处道。又种种下就染以论。种种各违总以标举。次别显之。起异见欲心相违也。常共斗诤口相违也。如外道下就人指斥。如时修多罗指经广显。当应外国别有时经。今此所传量影时经不辩斯义。   宿命力中。初知众生俗数建立种种名者总以标举。于彼八事六种行中就初以举。故但说名。谓过去下别以显之。别中有四。一举过去。八事六行以为章门。他及自身当事分别说为八事。彼此共同名之为行。如是下结。二辩其相。言八种者牒上初门。下辩其相。此与地经大同小异。异有三种。一有无不同。彼中一色此处无之。二离合不同。此中久住及与寿限。彼合为一名为寿命。三前后不同。今此文中第五苦乐彼为第八。余皆相似。如是名者如说过去须大拏等。如是生者谓刹利等四姓中生。如是姓者谓张王等。饮食苦乐相显可知。后之三种命中差别。言长寿者命极无卞。言久住者寿至中年。对彼少年说为久住。言寿限者少年夭丧。六种行者牒第二门。下辩其相。俗数名字犹前名也。刹利等色犹前生也。刹利等形说名为色。亦可四姓差别名色。如世人言色别若干如是等也。言父母者种姓处也。饮食同前。言善恶者。前八事中就其果报说为苦乐。今就因行说为善恶。善恶乐等同行显故。言寿命者犹前中后三命也。三八种事下明八及六该通自他。四作是说下就彼六事广明自知。初别。后结。此我名者。如佛自说过去大拏是我名字如是等也。次四可知。   就后命中。若少年者是寿限也。若中年者是久住也。言长年者是长寿也。如是下结。   就天眼中。依彼十力修多罗文次第辩释。经中初明天眼过人。后明所见。今具释之。一切禅定名天住者。三住之中四禅四空通名天住。依禅得眼名天眼者。住本立称故号天眼。净果满足名快净者。余人天眼名为清净。如来天眼净极名满。满故名快。过人可知。下释所见。所见有二。一见死时好色恶色。二起恶戒下见造善恶受苦乐报。就初段中众生临死时者。解释经中见生死时。正论死时一刹那顷命断时是。而命未断诸根渐坏名临死时。此等通摄为死时也。见此时中诸根坏相。黑闇已下解释经中好色恶色。此见死竟中阴色也。就恶色中。黑闇二种轻重分二。如是像类乘中阴者。明彼中阴似像黑闇黑羊毛也。下出其类。如夜黑闇极恶色也。黑羊毛光轻恶色也。故名下结。就好色中。白净二种优劣分二。如是像类乘中阴生义同前释。下出其类。如明月光极好色也。波罗捺衣微好色也。故名下结。   下见造业受果报中。初见造恶受恶果报。与上违下见善受报。恶中有三。一见造恶。二种种邪见恶行成下见恶成为因。三名色分下见因成得果。前中初言起于恶戒是名恶戒身口意者。有正见人起身口意违犯禁戒。名为恶戒身口意恶。是人行坏而见不坏。是故直名恶戒身等。种种邪下是其恶见身口意者。有人邪见起身等业名为恶见身口意行。   自下第二见前所作能为后因。于中初见恶见所起身口等业能为后因。后见恶戒身口等业能为后因。此二之中各有三句。一见成就。二见为因。第三结之。前恶见中初见成就。成有总别。种种邪见恶行成就总明成也。下别显之。诽谤贤圣是名邪见别明见成。诽谤计着邪因邪果。缘是造作一切邪业。别明恶见所起身等恶行成也。造邪业已受现乐下见为因也。受现世乐未来苦者。有人邪见不信因果纵情造恶。故现受乐未来受苦。言现世苦未来苦者。有人邪见苦身求度。故现受苦未来亦苦。是名邪因结彼邪业为因义也。下恶戒中。成种种恶见其成也。生恶道中见为因也。举生恶道显其因义。是名因者结彼恶戒为因义也。   自下第三见从恶因受于苦报。于中四句。一解身坏。名色分者。四阴名名。色阴名色。是二分离名为身坏。二解命终。生分尽者。命根能令色心不绝。与生作因故名生分。生分尽时名为命终。三解生恶趣。略不解生。但释恶趣。非法恶行是名恶者。名因为恶。受苦无间名恶趣者。鬼畜二报为恶所趣名恶趣也。四解堕泥犁。堕下背悲释其堕也。地狱极下颠坠名堕。离诸贤圣名背悲等。增上可厌名泥犁者。是其所坠地狱处也。恶趣中重故别论之。   下就善中。与上相违名净分者是善因也。下明得果。乘善行生名善趣者谓人趣也。所受自然是名天者。善趣中胜故别论之。   漏尽力中但明自尽。不论知他。于中有三。一明漏尽。二对治下明漏尽治。三得六通下明漏尽德。初中一切漏无余者起惑亡也。断一切使性使尽也。第二治中言对治者。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初明无碍。有漏尽下明其解脱前无碍中无漏心者。是无漏定对前漏也。无漏智者。是无漏慧治前使也。增上意慧转名显之。前无漏心是三学中增上意学。前无漏智是三学中增上慧学。下解脱中言有漏尽名心解脱慧解脱者略列其名。前增上意究竟出累名心解脱。前增上慧究竟出累名慧解脱。依见依修心慧脱者得脱处也。由依二道断惑除累故得二脱。是名后有总以结之。以此二脱障外所成故名后有。自下第三漏尽德中初明六通。自如实下明得四智。自如实知自证四智能为他说。寄言以显。故说自知结前自知。生已尽下彰前为他寄言显也。生尽行立是前二智。如是广者。广说有四。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也。此四何别。毗婆沙云。我生已尽是断集智。梵行已立是修道智。所作已办是证灭智。不受后有是知苦智。此是证智。非是泛尔观境智也。证心一味云何有四。体虽一味义别有四。相状如何。据小以论。无学心起正观谛理。无心分别。我生已尽梵行立等。但此圣慧能尽集因。义说以为我生已尽。即此圣慧修道行满。义说以为梵行已立。证灭毕竟。义说以为所作已办。能绝来苦。义说以为不受后有。然后出观在有心中缘前所得。方自念言我生已尽乃至第四不受后有。大乘法中佛智初起正照如理亦无分别。我生尽等但随义别。离分四种相与前同。然佛如智常续无间。不同二乘出观在有念自所得。但对众生显自所证。言我生尽梵行立等。问曰此四与尽无生二智何别。成实大乘即说四中。我生已尽以为尽智。不受后有为无生智。毗昙不尔。言尽智者。现尽生死因之与果。无生智者。定保当来生死因果不复更起。彼尽智中自有四智。无生智中亦有四智。如龙树说。若直观察我生已尽乃至第四不受后有。是其尽智。若言生尽不复更生。梵行已立不复更修。所作已办永更不作。不受后有后更不受。是无生智。四智如是。   上来论主依经解释。自下论主自意分别。先举七数。次列其名。后广释之。言自性者明力体性。言分别者分别其相。言不共者不与下同。所言等者佛佛平等。言造业者明力功能。言次第者化用因起。言差别者明力分齐。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先举二说。有说信等五根为性。有说智性下取圣说辩定是非。相显可知。第二门中分别有三。一牒以举数。次辩其相。时分别者三世别也。过未现在入一切智释显其相。就十力中。宿命智过。天眼智未。除漏尽力。余通三世。漏尽力中证漏尽力自身现证。得言现在知漏尽力。所知之尽不属三世。随人说之得通三世。入一切智顺外国语。顺此应言一切智入。入名为解。佛一切智解三世法名一切入。种分别者随法别也。一切有为自相共相入一切种释显其相。十力通知有为无为。今此且就有为言耳。就有为中因果等别名为自相。无常苦空诸法共同名为共相。十力之中初处非处最为宽总知自知共。第七至道知自知共。知不净等是知自相。知无我法是知共相。第十力中尽漏之力知自知共。见有除闇能知自相。证空尽漏能知共相。知漏尽力唯知自相不知空故。自余七力但知自相。解知如是一切种法。是故名入一切种也。众生分别随人别也。一切生界入一切益释显其相。十力皆缘一切众生。于诸众生解知一切利益方便。是故名入一切利益。如是下结。不共及等相显可知。   言造业者牒第五门。下辩其相。处非处者举其力体。真实因果如是知者辩其力相。知正因果故言真实。伏因果诤明其作业。诸沙门等是乖理人。求之不得多起异执。彼诤因果。或言善因能得乐果。或言得苦。不善亦尔。以此初力知正因果故能伏之。自业智力举其力体。自所作业此业受果。如实知者辩其力相。知自所作非无因也。此业受果非无果也。伏施福下明其作业。诸沙门等诤施不同。或言有福或言无福名施福诤。良以业力知施有福故能伏之。理实通伏一切所作罪福诤论。诤施者多。故偏言耳。   禅解脱力举其力体。略不辩相。下明作业。三种示现调伏教授正化业也。伏对治下摧邪业也。诸沙门等或言苦行是正对治。或言礼拜是正对治。如是一切名为对治。相违诤论由能正化。故能伏此对治诤也。诸根力者举其力体。于诸生等辩其力相。如所应下明其作业。种种解力举其力体。于诸生下辩其力相。教修净下明其作业。种种界力举其力体。于诸生下辩其力相。如其根下明其作业。性必依于根欲以成故如其根。如其欲心依性授法故如其使。彼彼度门教授益也。   至处道中初举力体。次明作业。后牒总结。至处道力是初段也。为众生下是作业也。于中有二。一以五度事法教授。具广分别如声闻地。二云何下理法教授。于中初明教授菩萨。从声闻乘如是思下兼教声闻。教菩萨中文别有三。一问起发。二三昧具下对问辩释。三是名下释已结叹。就初问中云何如来教初业者。地前菩萨名为初业。未能自证假师教授。教之云何。第二释中初明教仪。为无谄下明所教人。作是言下明教授辞。如是一切所知已下明教授益。前教仪中三昧众具摄住心者。先须以彼十一定具摄令住心。然后以彼理法教也。十一定具如成实说。一净持戒。二得善知识。三守根门。四食知量。五损睡眠。六具善觉。七具信解。八具行者分。谓信不谄少病精进及与智慧。九具解脱处。谓佛比丘为之说法。自善诵经为他说法。独静思量善取定相。十无障碍。谓灭离三障。十一不着。舍执着心。   所教人中言无谄者。正直舍妄名为无谄。   教授辞中初教生空。于眼见下教观法空。如是坏我方便道下双以结之。就生空中初教观现。不于未下教观未来。略无过去。就现在中初总。次别。后总结之。汝当独处思所立名。总劝观也。一切众生寻名取我。故教观名令知无我。又八事中名字在初。就始为言故教观名。余略不论。所观八事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如此名下别教观也。先教实无。后教假有。如此名字内外六入一切无者即法无我。十二入中六根名内。六尘名外。彼名所表我众生等。内外中间一切无也。自性亦无法外无也。法外无有我人自性。是故说为自性亦无。此教实无但是名下教观假有。有但名想因缘施设故非实有。如是思下总以结之。下观未来。现我既无。当亦非有。故于未来不起人想。   就法空中初观眼空。后类余法。就观眼中初观现在。次过。后未。现中有三。一观眼体空。二如是名下观眼所依。因缘法空以成眼空。三何以故下观眼识空以成眼空。就初段中句别有二。一观假有。二观实无。于现在眼作眼名想眼施设者观假有也。有但名想因缘施设。非实有之。当自观下观实无也。自观我眼尚不可得眼体无也。况名相等言是眼者。眼因缘中亦无眼也。第二段中如是名想施设悉无因缘空也。名想施设都无真下。牒无名等成眼空也。名想施设是眼所依。所依既无眼性焉有。第三段中初何以故征前起后。眼能生识。何故言无。下释有二。一观识空。二以眼空成彼识空。还用识空显前眼空。前中二句。一初中非彼眼观实无。二观假有名。眼想施设眼觉生者观实无也。眼识觉了名为眼觉。眼觉体空故非名等有觉所生。但名言说而生眼觉观假有也。但名生觉故有非实。下以眼空成识空中。非彼眼性可闻知者观实无也。此文不足。若具应言非彼眼性可闻可知而生眼觉。于名于事而生觉者观假有也。但于眼名眼因缘事而生眼觉。故有非实。上来观现。是故思下观过去也。是向现眼但是名想施设而有无定实故。未来亦尔。但是名等当来不得观未来也。上来观眼。下类余法。先以眼根类显余法。后以现法类同过未。前言如眼牒上所观。如是耳下正类余法。耳鼻舌身类显色法。乃至见等类显心法。见闻觉知是散心也。眼识名见。耳识名闻。鼻舌身识说名为觉。意识名知。若求得下是定心也。始修名求。终成名得。就彼求中粗心名觉。细心名观。如是一切。类显非色非心法等。此等就法。以眼类余乃至当来。就三世时以现类余。越过举当故曰乃至。前观生空。次观法空。下双结之。如是坏我方便道摄结前生空。乃至坏法方便道摄结后法空。汝当独处至此第三明教授辞。   自下第四明教授益。如是一切善观察者牒前起后。下明其益。益有二种。一明所离。二明所得。从初乃至无所摄受是所离也。一切法想及当来想举所离心。约法论心名为法想。约时论心名当来想。据后以举故偏言当。又复当来正是所厌故偏举之。一切虚伪举所离相。妄想不真故曰虚伪。无想无思离前心也。断除分别一切法想故曰无想。离当来想故曰无思。言无相者离前一切虚伪相也。于一切义无所摄者总结离也。下明所得。所得有二。一因。二果。因中有四。一得智慧三昧种性。如来慧因名智慧性。如来定因名三昧性。二得五度。三得八禅。四得菩萨无量三昧。渐次已下是得果也。   上来释竟。是名已下释已结叹。是名结也。过去如来为初业下是叹胜也。   从上云何教初业来明教菩萨。声闻乘下兼化小乘。声闻思此无我之理。疾得六通四无碍智。   上来作业。一切至下总牒以结。   宿命力者举其力体。观宿命者辩其力相。下明作业。于善于恶若厌善净调伏说者正化业也。于善信乐名为净心。于恶厌离名为厌心。为起众生如是二心调伏说法。调对厌心令离恶也。说对净心令生善也。伏常论下摧邪业也。知果由因故伏常论。生死智力举其力体。略不辩相。说众生下明化他业。漏尽智力举其力体。略不辩相。伏疑惑下明其作业。   言次第者牒第六门。下辩其相。初得菩提顿得十力。力体顿也。种智起时一时顿得。后次第者力用渐也。次第现前总明次第。下别显之。别中有三。一依世智起化次第。二依如来第一义智起化次第。三依如来了达缘起法界之智起化次第。就初门中先以初力知世因果。阿惟佛法因果部分处非处力观因果者。此明无比正觉法也。于此无比正觉法中。为知世法因果部分。故以初力观察世谛因果部分。此力是总。下余九力依此次第摄化众生。初以业力知欲界业摄化众生。为世俗下以彼定力知上界业摄化众生。并为出道。欲令众生得出世下以余七力出道摄化。根欲性力知物心器。至处道力摄令住心。宿命天眼化离断常。漏尽智力终令究竟。第二门中先以初力知第一义。下余九力依此次第摄化众生。先以业力知在家业摄化众生。次以定力观出家业摄化众生。后余七力出道余益相状。同前。第三门中先以初力观缘起法界。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名为缘起。门别各异名为法界。初力可知。下余九力依此次第摄化众生。初以业力观世业果。次依定力三轮示现教化众生。令舍世恶修行世善。后余七力出道饶益次第同前。   言差别者牒第七门。次释。后结。初力可知。第二力中。知善不善得爱不爱不作不受当相分别。乃至已下对后辩异。乃至善知禅解脱中此业非彼亦是业力。是名下结。第三力中。知禅解脱三种示现当相分别。乃至已下对后辩异。五根之中信根名净。举净等取余之四根故曰净等。乃至知彼五根俱生相应定心亦是定力。是名下结。第四力中。知软等根是名根力当相分别。乃至已下对后辩异。悕望是欲。乃至知根生彼悕欲亦名根力。第五力中。初至大乘得涅槃解当相分别。知种种悕是名解力总以标举。解有六下别明所知。出与不出去住分别。远净近净优劣分别。现法将来大小分别。乃至已下对后辩异。有总有别。乃至知解所起种喻亦名解力是其总也。诸性不同如世种子谷豆等异名种子喻。乃至知解成彼诸性作种子喻犹是解力。分别有四。如性种子是名解力是其别也。三乘凡夫界性各异说为四种。此四界性如世种子体性各别。是故说为如性种子。分别前解所成四界如性种子故名解力。第六力中。初知种种分别种子是名界力当相分别。知种种性分别此性如世种子故名界力。乃至已下对后辩异。涅槃法者是所至处。言道迹者是能至道。此之道迹依前界起。是故名为顺界道迹。乃至知界所至涅槃及知顺界所起道迹亦名界力。第七力中。知一切道种种性净名至处道当相分别。一切种道是其总也。恼净别也乃至已下对后辩异。过去世中一切趣因是至处道。是故乃至知宿命中一切趣因。亦名至处道力摄也。第八力中。知过六种是名宿命当相分别。六种同行名六言说。亦知八事。略不言耳。乃至已下对后辩异。乃至知彼过去众生向未来世生死此彼犹名宿命。第九力中。知来生死是生死力当相分别。乃至已下对后辩异。谓知众生未来世中乃至金刚未得究竟漏尽自义。犹名第九生死力也。第十力中当相分别更无辩异。知究竟义知他漏尽现法得者。自得漏尽如是十下总以结之。   四无畏中。文别有三。一牒指经。四无畏义广如别章。第二如来以此自证而无畏者略以释之。三智障下广以辩释。广中有五。一明无畏具。二如来下明无畏相。三无怯下明无畏体。四自安下明无畏德。五一切法平等觉下明无畏用。就初段中。智障解脱一切法觉不共声闻是一切智无畏具也。烦恼障脱共声闻者是其漏尽无畏具也。说出苦道是能说道无畏具也。说障道法是能说障无畏具也。此之四种是无畏具。时此于他无所畏故。亦名为境。为无畏智所照知故。第二相中。如来于此自如实知无畏智相。若谤不知无有是处。无是处故得无畏者无畏心相。第三体中义别有二。一者智体。二者心体。内照知已具有四德是其智体。缘难不怯是其心体。今言不怯是心体也。不疑惑下是智体也。明审自己具四师德故不疑惑。第四德中。自安安彼总以标举。下别可知。第五用中。初之一智别化菩萨。菩萨修学一切智故。第二漏尽别化二乘。彼求寂故。后二俱化。下就俱化出菩萨中。开分二藏。相显可知。   三念处中初牒指经。次总辩释。法是经法。律是戒律。如来长念我法我律于余法中最尊最上名大法主。于受不受常行舍心故无苦恼。今言不恼。偏举一边。下别释之。先举三数。次列三名。后总结之。于此三众无增减者。于正不喜。于邪不恼。于非邪正不生痴舍三不护中初牒指经。略说一切覆藏悉断示三不护正辩其相。阿罗汉下寄对显胜。于中有四。一总明罗汉余过未尽故须防护。无记突吉身口失也。不能牵果故曰无记。所作违法名突吉罗。或时忘设意业失也。二明如来一切悉无故不须护。一切悉无无不善也。一切真实唯有善也。三别明罗汉三业有过故须防护。或时论议畏堕负处口余过也。或时不悦身余过也。或时怠性意余过也。是故自护。四明如来一切悉无。大悲指前。不忘法中如来所作常随忆念总以标举。下别显之。一切所作身所作也。一切说者口所说也。一切巧便意所知也。言一切时于此诸事常不忘者总结不忘。   断除习中初牒前门。次释其相。如来动止离烦恼习正辩其相。诸罗汉下寄对以显。是故下结。   一切智中一切种妙牒举前门。下释有三。一通。二别。三总结之。知义益等是通释也。知义是善。非义不善。非义非非义是无记也。次别显之。知恶无记名一切种。智善名妙。下牒总结。合为一切种妙智也。上来广释。是名略说百四十法第二总结。   自下第三明诸佛法究竟成处。初明相好具足成处。次明余法究竟成处。后总结之。一切相好最后身得是明相好得成处也。快净已下明余佛法成就处也。于中有二。一明成处。二明成相。快净分法菩提树下乃得满者是成处也。相好易成。故后身时初生即满。余德难就。故佛树下得菩提时方乃满也。菩萨后身修三十下明成相也。于中初修三十七品。次得众相离障三昧。后成佛道。次第二心明得时也。望前金刚名种智起为第二心。顿得十力乃至妙智明其所得。下就所得叹以显胜。快净无上断德胜也。所知无碍智德胜也。快净离垢显前断德。平等开觉显前智德。过一切下总以结之。   究竟如来有何别下。是第四段中明因异果。先问起发。由上文中最上如来合为一地。宜须辩异。故为此问。次以喻显。喻别有五。下总结之。   上建自德。下建利他。于中初总。次别。后结。   十方施作略说九事。是初总也。   不共法中门别十一。除四清净。余之十门相从为九。相好合一。余八各一。故有九也。以何义故除四清净。良以四净自德清净。利他不显故痴不论。又四净中初一身净相好所收。后之三净余德所摄。故不别论。云何□别。先问起发。下广辩之。初相及好共生一信。第二断疑起十力者生物解也。第三事中以佛十力起一切义总以标举。谓依十力起四无畏一切义用。次别显之。闻发知见显之已具有一切智也。答一切问彰己漏尽。伏诸邪论明己实能。宣说障道建立正法明己实能。说尽苦道起四无畏总以结之。第四事中如来智慧若住不住随彼调伏离诸恼者。佛平等智随彼众生若住善法若不住善等皆调伏。于不住善不生恼也。为如是义起三念处。第五事中言如前说如是作故起不护者。如上所说一切所作覆藏悉断故起不护。第六可知。第七事中于一切生一切所作起不忘者。三业所作皆不忘也第八事中如来所行随顺于如无有余者。三业所行顺如理故断诸习也。第九事中非义非非一切离者。一切种智知恶无记皆悉离也。义益显者所谓妙智分别善法化众生也。为是义故起种妙智。下总结之。   从解相好至此第二广释佛法。自下第三结成诸义。然此品初牒如来住及究竟地不共佛法以为起发。今此结中结住建立不共佛法。不结究竟。文左右耳。名如来住结住品中如来住也。是名建立结十法中第十建立。下释显之。何故问也。依学所学建立一切利生事者。学是学行。所学学法。依此成德故曰建立。若就自利。果德成立。故曰建立。今就利他。百四十法能建九种利众生事故名建立。是故下结。自利利他非如二乘故名不共。结前无上菩提品中不共义也。此句是总下别显之。大悲不忘断习种智二乘全无故曰不共。余皆不满故名不共。   从上云何名为持来第三广释。自下第四释已结之。名别有五。一名菩萨地。二名菩萨藏摩德勒伽。三摩诃衍摄。四不坏显示。五无碍智本。五中前四当因以结。后之一名对果以结。就前四中初一就旨。第二就诠。第三就旨。第四就诠。结初名中于此显示学道及果就诠明旨。此论所说十法之中。前九学道。后一学果。于此论中显是义也。一切学道及学道果真实说处是故名地。就旨结诠。一切学道别牒前学。及学道果别牒前果。一切真实总牒前二。明前二种皆是实德故名真实。此学道等是所说处。故从所诠名菩萨地。第二名中名菩萨藏简大异小。摩德勒伽简经异论。第三名中摩诃衍者。此论所说皆种性上大乘位故名摩诃衍摄。第四名中名不坏显者。显法不乖名不坏显。第五名中无障碍智根本者。佛慧是其无障碍慧。此论所说能为彼因。故云根本。   若有天人阿修罗下第三流通。经有二种。一者劝学。二者付属。今此但有劝学流通。于中初明流通之人得大功德。何以故下问答辩释。是故下结。   就初段中明七种人得大功德。一信。二解。三听。四修。五为人说。六者书写。七者供养。是七种人所得功德。与佛于彼菩萨藏中教授初业功德无异。佛于何处菩萨藏中开发显示。谓华严经。何者初业。谓信行地诸菩萨等。开示何法。谓十地法。彼有何德与彼无异。彼经说言。如一切智集诸功德集一切智功德门品亦复如是。若人闻者功德亦尔。此明佛智集德无边。十地法门功德同佛。有人闻者德同地法。亦可同佛。于此信等功德齐彼。故言无异。   自下释中何故问也。论非正经。何缘于此起信解等功德同彼广多无边。下释有二。一明此论显示法律令人起行。故信解等得大功德。显示法者集善法也。显示律者离恶法也。今多受持思惟法次起自行也。令多受持起闻慧也。令多思惟起思慧也。法次法句起修慧也。渐转增广起利他也。二不起下辩明此论能流正法久存不灭。故信解等得大功德。不起像法法灭尽者。谓正法时不起像法。法灭尽时也。似法不真名为像法。以此论中具宣正法。故正法时不起像法。令彼正法有灭尽相。能令像法实义炽者。谓像法时能令正法实义炽也。虽于像时流正不息故曰像法实义炽然。能令正法永不灭者。谓末法时能令正法不灭尽也。虽在末时传正不改故不灭尽。问曰若此能令正法正像末时常不灭者。云何得有像法及末。释言有以以法随人故有像末。废人论法。正常不灭。   是故下结。以是论中显示法律。令多众生起三慧故。又以是论能令正法常不灭故。言解听等功德无边。   地持论义记卷第五(之下终)   寿昌三年丁丑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 宣雕造   将仕郎尚舍直良国正臣蒋 髦 书   (讲瑜伽论崇教寺大师 赐紫沙门臣 玄湛 校勘)   (讲瑜伽论玄化寺大师 赐紫沙门臣 会凡 校勘)   (讲瑜伽论玄化寺大师 赐紫沙门臣 觉枢 校勘)